先簡單解釋 TC 及 IVTC
1. 原始電影以膠捲拍攝, 每秒 24 張 (24 FPS), 為了在 NTSC 制的電視系統 (60 Hz/交錯) 播放, 需要將每 4 張 (Frame) 轉化 (Telecine, 簡稱 TC) 為 10 場 (Field), 結果 24 張轉化為 60 場 (即 2:3 pull down), 交錯呈現於傳統 60 Hz/交錯 的 CRT 電視, 因為 10 場之中有 6 個場 (圖示 (i)) 時間不一致, 而合成的畫面會閃爍及拉絲
2. 隨著顯示器的進步, 目前新的顯示器大多能接受 60 Hz/逐行 的頻寬, 所以我們有機會利用硬體 (如逐行 DVD), 或軟體 (如 HTPC) 把 10 場 逆轉 (Inverse Telecine, 簡稱 IVTC) 回 4 張 (逐行), 結果 60 場又還原為 24 張, 但為了符合顯示器的 60 Hz/逐行, 又需要以 3倍-2倍 的方式複製 24 張成為 60 張, 然後呈現有膠捲感覺的畫面
3. 但是問題來了, 因為 TC 的處理技術, 又分硬式 (Hard) 及軟式 (Soft), 硬式技術如上面 1, 2 所提; 軟式技術則在 Mpeg 串流中加入旗標 (Flag), 同樣符合 NTSC 訊號標準, 卻未將多餘的場加入 Mpeg 串流中; 當使用軟式技術的影片, 用於逐行的顯示器播放, 解碼器會直接捨棄旗標 (Flag), 讓 1080i/60 Hz 影片直接以 1080p/24 FPS 形式播放, 所以理論上, 軟式 TC 處理的 1080i 影片, 只要解碼器設置正確, 畫質相當於 1080p 影片, 以使用方法來說, 解碼器反交錯選項設強制 weave (就是關反交錯) 即可; 麻煩的是硬式 TC 處理的 1080i 影片, 一般解碼器無法分辨到底是電影 (FILM) 1080i (硬式 TC) 或是視訊 (VIDEO) 1080i (交錯) 內容, 於是大多就判斷為視訊 (VIDEO) 1080i (交錯), 如果此時解碼器反交錯選項設強制 weave (就是關反交錯), 1080i (硬式 TC) 就像視訊 (VIDEO) 1080i (交錯) 一樣會拉絲; 如果此時解碼器反交錯選項設自動或選擇某一種反交錯法, 去交錯功能會啟動, 硬是把電影 (FILM) 當作視訊 (VIDEO) 處理, 結果電影應該以 1080p/24FPS 解碼, 變成不當的以 1080i/60Hz (30FPS) 解碼, 畫面解析度從 1920x1080 (1080p) 下降為 1920x540 (1080i), 更製造出一些模糊或晃動的畫面, 如 1. 所述因為 10 場之中有 6 個場 (圖示 (i)) 時間不一致
4. 更複雜的是, 目前流傳的電影 (FILM), 常同時混雜有硬式及軟式 TC 處理, 結果是因為解碼器無法判斷 30 張中多餘的 6 張, 無法還原為 24 張的電影 (FILM), 而以 60 場來處理, 不但 CPU 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畫面也因為一些垃圾訊息 (多餘的 6 張), 畫面無法流暢播放而晃動, 不需要的反交錯則製造模糊, 傳統的解碼器至此一籌莫展, 於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完全的欣賞到電影 (FILM) 1080i TS 應有的質量
5. 一直到最近, Dscaler5 非官方版加入 IVTC 偵測功能, 而傳言中 NV GeForce 6600 卡或以上搭配 81.84 版或以上的 forceware, 對於 IVTC 有更正確的偵測和處理, 值得各位燒友研究使用
6. 個人利用 KMP 打開 playback info (in OSC) 或 BSplayer 打開 video info, 觀察 FPS, 解碼器 (如 moonlight, sonic, powerdvd) 反交錯選項設強制 weave (就是關反交錯); KMP playback info 秀 24/29.97 (本文簡化約 30); BSplayer video info 秀 24, 表示電影 (FILM) 得到正確解碼
7. 如果 info 秀 30 或 數值在 24 和 30 之間跳動, 畫面時有拉絲或晃動現象, 可推測電影 (FILM) 含有硬式 TC 存在; 換用 Dscaler5 非官方版, 打開 IVTC 功能, 反交錯一樣選 weave, info 秀 24/29.97, 表示電影 (FILM) 得到正確解碼, 畫面拉絲或晃動消失
8. 多數電影 (FILM) 含硬式 TC 量不多, 可安心使用傳統的解碼器, 反交錯選項設強制 weave, IMAX 類的紀錄片常需啟用 IVTC 功能以還原 24 FPS, DEMO 片或 Smart travel, Bikini 等以 dgital videocam 拍攝的視訊, 原本就是 1080i (60 Hz/交錯), 把反交錯選項設自動或選擇喜歡的反交錯法即可, 感覺上, 以 moonlight 開反交錯能平順 play 1080i video, 反而 Dscaler5 非官方版開反交錯 play 會頓; 當然 play video 不需開啟 IVTC, Dscaler5 非官方版 IVTC 功能只針對 1080i TS 做過測試, 480i DVD 使用情況未知
9. 結論是, 看電影 (FILM) 盡可能用 weave, 如果不順啟用 IVTC, 還不行只好開動反交錯
(原文是 FOR NTSC PEOPLE: FORCE FILM WHEN YOU CAN, IVTC WHEN YOU CAN'T FORCE FILM, AND DEINTERLACE WHEN YOU CAN'T DO EI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