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路人大太謙虛了,760雖然貴,但在你眼中也只是玩具而已吧!話說回來,本來也沒有想要買760的,因為買了716uf真的很傷,不過買了755感覺不錯,嘗到了甜頭,等到760出來,就忍不住了…我這台也是託台北友人在新光華買的,我是買5900,貴還是便宜,因為當時只有一家有賣,所以也無從比較,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光華挖挖看,或上網拍也都有得買。至於所謂的18x,其實三菱的16x片子就可以上了,我是用+r的,-r的話不清楚,燒起來的結果還算可以,93~94分吧,畢竟是那麼高的倍速,記得以前也有位大大有貼出760測試圖,結果和他大致相同。提到760,就得從755開始講起,一開始也是想搶716的便宜,不過台北友人找遍光華,已無716的縱跡(大約是去年的11月底時吧),只有755而已,那時好像也只有一家有貨,數量很少(plextor真是難買的機器),買回來之後,測了又測,起初的心得是:極度失望,台片不行,-R爛,只有三菱或太誘(最佳)的片子可以燒得很好,這也不打緊,我本來就是買回來燒這些片的,最令我在意的是它的BOOKTYPE 功能韌體似乎很有問題,因為燒的片子PS2不吃,或讀取困難,非得試個好幾次才能讀到,蠻火的;後來韌體從1.01=>1.02就大不相同,雖然還是日系片ONLY,不過燒出來的片子品質提升(測試過的數據),讀取性也變得超好,燒出來的片子任何機器都讀得超快超順的,連PS2也不例外。也因如此,後來才對這個牌子重拾信心,連敗了716UF及760A,755功不可沒啊!其實我也是先看到人家測試760,稱讚說它更勝於755,是經過特別調校的,所以才會敗下760,不過對它的測試不多,使用率不高,但是一買來使用原始韌體並沒有遇上像755那樣的困擾,畢竟是PLEXTOR延遲出貨的產品,相信有對它下了更大的功夫去調整吧!真要買的話,其實755就很棒了,當然760也很好,不過C/P值真的太低了,真的重要的資料其實也不敢用18X來燒,不是嗎?而這也正是它異於755最大的一點。另外一題,不知道有沒有可上18X的外接盒,應該很難吧!連16X都是個難關!
__________________
玩耳機真是條不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