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引用:
作者哞哞 Sonic Ron
錯誤不正確,哞稍作糾正。

較快的傳輸介面並不會讓每筆資料越快傳完,如下舉例:

650MB的檔案由A磁碟傳送到B磁碟,傳輸介面為300MB/s,A磁碟讀取速度為70MB/s,B磁碟寫入速度為50MB/s,此時總傳輸時間是以B磁碟為主要決定因素,故其傳輸時間約需13秒。

換個生活化的方式舉例,一台March汽車極速可跑時速150公里,在限速40公里的市區內只可跑時速40公里,到了限速110公里的國道上可上時速110公里,到了限速150公里的公路上可跑時速150公里,但換到無限速的高速公路上其最快速度仍舊是時速150公里。

那麼較高的傳輸速率介面有何用處?其主要就在於多台裝置同步運行時不會因為過低的限制而影響了傳輸效率(如Raid 0),如電腦上有兩顆平均傳輸速度達80MB/s的硬碟同時運行,若此時使用的介面為ATA-100,其最大傳輸效能就會侷限在ATA-100上,介面速度一直推陳出新使其保持倍數於裝置速度的原因,除了...

您又掉入頻寬的數據了。

"每筆資料" 代表的是連性性的一串資料,全部的總資料會被拆為一筆筆來傳。各筆 "之間" 可能因為來源資料量沒有那樣密集而有空閒的時間,但每筆資料的確可由傳輸速度的快慢而決定其所花的傳輸時間。
舊 2006-03-10, 12:30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