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以同一台NEC測出來的圖做相對比較,這點我個人也覺得可行
同樣的環境測出來的數據較佳的片子應該相對於數據差的片子
更適合「這個」燒錄環境(不過應不代表這片子的優劣,只是比較適合)
>why ? 可否給我參考文章 或直接說明
文章的話請用搜尋找吧~~我是以前看到的(在這個版上)
所以才說印像中
至於為何?記得是RW的儲存方式(還是染料?記得不是很清楚)
與一般的一次性燒錄片不同,所以對其測試PIE/PIF較無意義
另外之所以說光碟品質測試出來的數值看看就好
benq的我是不清楚,不過我也是使用NEC的燒錄機
樓主不妨試試用不同的測試速度、韌體,測出來的PIE/PIF多少都會有不同(有時會有很大的落差)
像這樣測出來的數據,試問該以那份為準呢?那份數據是否準確又是以何為標準?
找一下版上對於RICOH 4X 的討論文,應該能發現一篇"登山社"的討論串
記得這篇文章的起因是用benq 1620 測出 RICOH 4X 出現峰峰相連到天邊
不過文章的作者後來換成了 benq 1640再測,原來在1620測出超差的PI值的片子
在1640上全變成了超好的數值,而結論是benq 1640的讀取能力較佳所至
同樣的道理,又該以那台機器測出的數據代表片子的品質呢?
所以版上才會有不少位大大常說品質測試出來的數據不要太過於在乎
我個人是把認為把時間用在測試資料讀取是否正常較佳~~
ps. PIE/PIF測試是否完全無用?這也倒也不見得
以版上之前的文章所見,有大大用benq測出來的"超"差數值的片子
會出現POF,不過不見得100%就是了
所以測PIE/PIF的數據應如何看待?這點小弟我也不知如何定義就隨個人各自解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