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umts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12
引用:
作者dc1ps2
先謝謝大大的說明! 但也許我文筆不好 沒辦法讓大家很清楚的了解我的想法,在許多方面上我還只能算是個外行人而已! 但以我外行人的角度去看 當初AMD都能在所有主流OS還留在32位元時 就領先推出了64位元處理器,姑且不去計較這X64該不該死! 但我看到的是一個領先於所有CPU界的一個大發展,再來就是雙核心處理器,或許這些東西對於IBM MAC而言可能是已經有做過或類似的舉動了,但對大部分使用者而言來看,這應該算是一個創舉!
而我的想法則是顯示卡何時才能有這樣的創舉呢? 創舉不見得一定要用超高管線數量 超高記憶體 超高單位頂點著色器.... 而是如何能提升顯示卡在未來的延續性,使用者不用買了一張王卡玩了兩年後,變成壹台幻燈片製造機,而也不用再為了提昇顯示卡而得要從頭到尾整張顯示卡重買一塊,如果...有一天能把 管線 記憶體 等硬體架構做在顯示卡的PCB板上,然後只要藉由更換GPU 或者 升級BIOS d...


唉~ AMD AA-64的K8很難算是先進的處理器,雖然它很快.
要說清楚小弟可能沒那能力,不過你可以用google下關鍵字查 AMD K8 AA-64 implementation Registers
應該可以獲得一些答案,粗略的了解K7到K8執行架構上的差別僅止於通用暫存器由32bit擴展為64bit,位址
暫存器由32擴展為48bit,浮點暫存器由8個增加為16個,還有處理器內部作暫存器rename用的暫存器數量,
改進其實很有限.(這跟繪圖晶片不改架構,但增加管線的概念有些相像)
這跟Intel提出SSE指令集廢X87,提出Trace Cache架構,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技術,和最近的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創意很難相提並論,或許這不一定受市場歡迎或提昇多少效能,但總是替X86
找出一條新路出來.

Intel的IA-64的Itanium提出的時間比AMD AA-64的K8早的多,而效能如何? 最新的L3 Cache 9MB版本的浮點
可以跟多核的IBM Power5競爭.

為什麼顯示卡不更換GPU方式升級,小弟有個看法,繪圖處理器和CPU在處理資料上,有個明顯的差異是繪圖資
料,處理過中資料相依性相對較低,容易平行化,透過高頻寬多管線來加速,因此GPU可腳位多,記憶體bus寬,
但是若指換GPU不換PCB板,那GPU的性能和電源就像容易被限制住了,但若把這些元件都建在一張"PCB子卡"
上,成本又會大幅提高,結果只會進退兩難.

至於Driver可提升性能,小弟的看法是有點困難,若真是以效能提昇的觀點,最該優化的反而遊戲本身.因為
若遊戲資料平行不佳,浪廢CPU運算能力和Driver去優化調整,很沒道理.況且遊戲寫法南轅北轍,Driver要如
何適應,如何調整.所以單指效能提昇這事,最好還是由遊戲公司辛苦一點,不同GPU跑各自的Library才是解決
之道.

小弟覺得若你對硬體興趣,其實可以多用google或是硬體官方的release文件,而書報雜誌翻翻參考一下,不
用太認真.
__________________
新手上路~請多指教~
舊 2006-02-09, 11:56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t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