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您放的圖沒問題,但原來寫的地方,在Prime95後面多了一個黑點中間,比中打的句點大一些,但是無法複製.......
 
 超頻非廠商所定,乃個人所為,
 實際上只是把產品在自己試驗出更高更穩定能用的狀態,
 小弟是覺得,
 在超頻實驗的過程中是許多人心血換來,或許遠比廠商自己付費的工程師來的頻繁且無意於商業
 試想一個晶圓網上了積體電路,能上多高人家廠商也是測試之後判定,
 不過受限於溫度(必須要以炎寒之地計),電壓(必須要能確定保固期內安定)等諸多因素
 只是換到了自己動手實驗,又何必就妄自菲薄?
 
 小弟又覺得,現在晶圓的良率普遍都已達到一定的水平,
 也許散步龍與阿普龍只是在積體電路內做了某些屏蔽,基本上就是一樣的,
 君不見以往將軍之連腳線破解?連L2都可以增加,只是看有沒有人願意點破罷~﹗
 一些主機板不會沒事去應合消費者無理超頻的要求,
 事實上一些頂級的板都不以此做為某種商品的賣點?
 要嘛主機板商跟CPU製造商之間有一個認知錯誤??
 要不就是默許主機板提供消費者某種程度的升級??
 凡事總是要相信些什麼才好確定自己的做法,
 願意相信廠商的就不要超頻,三年之內壞了可以心安理得的要求保固
 願意自己冒點險充當OC工程的,就各憑良心本事,
 三年用不壞算您賺到,多的時間就拉長了使用的周期,
 當然也包含再換平台的期限~
 
 再來則是對於穩定的判定,
 電腦的穩定與否要以啥做為判定???
 廠商又是以什麼標準做為穩定的判別???
 不都是執行嚴苛的工作程序,只是差別在等級
 小弟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用內建工作指令於晶片組的方式測試穩定,
 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絕不會因為區域的關係而生產品號相同而體質不一樣的產品
 例如一樣的阿普龍144,難不成沙漠國家的144與北美的144會不相同???
 想必是取其高溫做為測試的依據,諸如此類.......
 那麼消費者應該如何自我判定超頻實驗後的結果是安全而且穩定的呢?
 
 弟認為越是簡單的測試環境越能找出硬體的上限,
 但上限並非穩定,穩定就必須以重任負之,
 如果說Prime95是大家覺得穩定的象徵,那麼相信其一
 Memtest86+測記憶體OK,那麼就這麼辦﹗
 才好逐漸找出穩定........
 當機的因素有很多,軟體的原因又佔了大半,
 這是小弟最近的心得,
 不一定就要重灌,原來稀奇古怪的問題往往就是登錄檔或驅動程式等一些小問題而已,
 以上是小弟的想法,如有謬誤處還請前輩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