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ogerShih
請問, 一般的假消費是什麼!?前面舉一堆什麼刷卡換現金, 根本亂套.
一般的刷卡換現金, 是你沒有現金, 還是你有現金去換!?連這最關鍵的一點你都沒搞清楚, 還說什麼咧.
即使是買空賣空也還貼切一點, 就算是買空賣空也有點差別, 買空賣空股票通常不在你手裡, 那禮卷卻是得買回來的.
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批評什麼.... 
|
為什麼我認為是假消費:
所以把一個東西, 一個月在四五個帳戶之間賣來賣去, 很不巧的, 這些帳戶還都是親戚. 真不知道這群人是在交易什麼? 他們要的是那東西? 還是交易過程? 是要說這些禮券搶手吧, 居然這麼多人不計成本搶著要. 還是要說這些禮券燙手吧, 居然每個買到的人都不計代價又把它賣出去. 更好玩的是之前賣出去的人沒幾天就後悔了, 又不計成本的把它買了回來. 就這樣一個月循環個好幾次. 搞不好, 賣來買去, 那個禮券還擺在某個保險箱內, 連動都沒動過.
為什麼我認為是刷卡換現金:
刷卡換現金? 他們這些交易沒因為刷卡拿到現金嗎? 難道只因為收到的錢由一個帳戶轉到另一個帳戶, 再存到信用卡的帳戶, 就算不是拿到現金了嗎? 你以為用來存入每個帳戶的六百萬元是每個帳戶的主人自己事先準備出來的嗎? 還是刷卡換到現金後, 只要是用來繳卡費, 就不算刷卡換現金呢?
我不認為銀行沒有違約, 至少就參加這個活動延期一年的約定是銀行違約了, 所以我認為這幾個帳戶的主人可以跟銀行索賠, 銀行也應該賠這個活動所收一年費用不能執行的違約金 (多少呢? 我不清楚, 不過一年費用一個帳戶是 9600, 能要求賠到那去呢?)
但銀行在該部份的違約, 與追回前述手法所產生的損失, 銀行應該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運作. 因為我不認為這部份是這幾個帳戶主人應得的.
如果真的想利用這個活動賺錢, 合理的作法是把所有的資本都拿去買禮券才對. 然後賺取禮券一年後的差價, 與買禮券產生的紅利. 這樣子才能真的讓銀行無話可說.
只是, 這樣子投入的資金與風險太大, 回收的時間太長, 也沒辦法像使用前述手法賺那麼多.
這是我在批評的內容, 是我不了解我在批評什麼, 還是你不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