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您的住址: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文章: 105
|
引用:
作者tsushi
希望這串不會流於只是噴口水,而是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想法.
同你的意思,我也沒說中信就沒爭議, 才會說 當初發卡時的條例有相關規定,當然有些部份可能流於各自解釋,但也不能就單方面認為誰就有不合規範.或許兩者都是認為自己站的住腳.
停他親友的卡是否有可能是根據紀錄?相信以中信來說,要確認不是很困難的事,就像之前說的,用這樣的手法來獲利,銀行不可能不會發現,如果被這樣搞還完全不知情,相信真的爆發後,
很多人應該都很慘了. 這當然是就企業經營角度來看.
既然無法確認中信把該女親友的卡都停掉是否有查過相關紀錄,那這樣要去說中信任意殃及無辜或是恐嚇威脅楊女,似乎也太早了點.同樣的,我們也無法確認楊女跟中信之前有過怎樣的聯繫過程. 中信手法做的的確不漂亮,也看不出大公司該有的風範,但不代表中信就會比楊女更無恥,或許可以說,兩者的心態跟手法都是ㄧ樣的. 所以也就沒必要去聲援誰了,但如果...
|
我尊重你的看法,但我始終無法認同。
我覺得這件事情很單純,就是有人立下了遊戲規則,結果被人找到漏洞了,就見笑轉生氣,還恐嚇威脅對方。 
前面的網友說得好,
「如果今天中信可以對自己訂下的遊戲規則都這麼玩不起,還去抓對方的其他親人"一起陪葬"(停卡,或減損他們的權益),那試問以後所有中信,甚或所有銀行的行銷優惠,對消費者而言是不是都"僅供參考"而已?」
而且,還要小心被告喔,是這樣嗎?
我就是看中信這種財大氣粗的財閥心態不過去。而且提醒你,當你可以容許財團模視消費者的權益的話,那謝謝,
別忘了你自己也是消費者中的其中一個。
__________________
「這世上不可能會有完全犯罪,因為只要是人做的,就一定會有破綻。」
我是古畑任三郎。
-----
My 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