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nic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563
引用:
作者SoftStone
個人習慣用TMPGEnc Plus + TMPGEnc DVD Author來進行avi轉DVD的工作
可是一直搞不清楚 video arrange method要選哪個失真會最少?
是center還是center and keep aspect ratio?
抑或要用什麼公式算custom size?
full screen 的 keep aspect ratio 1與2又有什麼不同呢?
有沒有高手可以指點迷津一下 感激不盡~

video arrange method 從上面數下來是:

置中
置中(保持縱橫比)
置中(自定大小)
全畫面
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
全畫面(保持縱橫比2)
無黑邊(保持縱橫比)

置中這三個"一般人"是用不到的...因為置中就是把畫面放在720x480的畫面中間
若你是轉DVD(輸出解析度是720x480,SVCD和VCD就不同了)...但來源是320x180
那麼轉出來的DVD就是畫面只佔了中間的範圍...剩下全是黑邊
第一個置中就是強制把來源"縮放"到跟DVD的720x480一樣比例(320x213)
置中(保持縱橫比)就是保持320x180解析度(不縮放)放在畫面中間
置中(自定大小)就是根據你輸入的解析度"縮放"後放在畫面中間,剩下程式會自動多退(砍畫面)少補(黑邊)!
所以就算你輸入超過720x480的解析度...
也就只有從畫面中間算起720x480的範圍會被處理到,剩下全砍

全畫面基本上也是用不到...
簡單講就是把320x180縮放到720x480(無黑邊)...通常都會影響人物比例

唯一有用的只有三個值得用:
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
全畫面(保持縱橫比2)
無黑邊(保持縱橫比)
其中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是把畫面保持比例的縮放到長寬"其中一邊"碰到畫面為止以"保持畫面完整"
所以一般縱橫比大於4:3的影片都是上下留黑邊,小於4:3的影片就是左右留黑邊
無黑邊(保持縱橫比)就是把畫面保持比例的縮放到長寬"都"碰到畫面為止...
所以沒黑邊...當然就一定會有超過的畫面被砍掉!(哪邊過長就砍哪邊)

至於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全畫面(保持縱橫比2)的差別在於...
全畫面(保持縱橫比2)不會對TMPGEnc本身的裁減畫面功能影響
簡單講就是"裁減後縮放(保持縱橫比1)"還是"縮放後裁剪(保持縱橫比2)"
(所以要是沒用到TMPGEnc本身的裁減畫面功能選哪一個都沒差)

比方說你的來源縱橫比大於4:3...拿320x180為例子好了
選擇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 or 2)以後都會縮放到左右畫面碰到邊,上下補黑邊(就是720x405)
但是假如你再用TMPGEnc本身的裁減畫面功能將解析度砍到280x180(砍左右邊)
那麼選擇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後就會繼續把砍邊後的280x180
再次縮放到橫向畫面碰到底為止(就是720x462,結果仍然還是只有上下留黑邊)
所以不希望轉出來的影片有太多黑邊又想保持比例的人應該要選擇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
而選擇全畫面(保持縱橫比2)後就會保持不動不縮放...
所以本來縮放到左右沒黑邊的畫面就因為你裁減的關係真的砍掉了(左右邊跑出黑邊了!)



其實講那麼多...簡單講就是選"全畫面(保持縱橫比1)"就好了!
不懂的人別亂搞怪XD
 
__________________
免裝Codec就可輕鬆將各種格式(含RMVB,AVI)轉檔成DVD,AVI,MP4,H264,PSP/iPod可看的免安裝軟體(可加字幕,簡單)
軟體永久下載點,使用上的常見問題&解答官方討論區

《圖文解說》用全世界80%影音DVD之母 Scenarist 為市售DVD加中文字幕(保留原始選單,章節,多重PGC,且能相容WinDVD)
2006/08/01 修正更新教學下載!不用VobBlanker也能保留多重 PGC,打造最高相容性加中文字幕 DVD,連WinDVD也可以拉動時間條!
新增快速 AVI 轉 DVD(字幕非內嵌,可開可關!)的方法無字幕 DVD 外掛中文字幕檔觀看,調時間軸的方法

《發現》史上最強! 比 WinAVI 速度更快品質更好的轉檔軟體現身!(可加字幕,批次轉檔)
附圖比較!(追加原始檔圖片),MME轉RMVB不會無聲不能開檔的超簡單方法,MME轉RMVB不會影音不同步的方法,MME加字幕轉檔的方法

《VirtualDubMod + AviSynth 簡易教學》DVD 轉 XviD 公認最簡單,轉檔速度最快,品質最好,挑片率0的方法!
(追加"教學用 AviSynth plugin 永久連結下載提供",和"疑難雜症基本解決方法"以及"AVI 內嵌字幕的方法")
舊 2006-01-02, 11:44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ni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