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八分齋的網絡救助生涯
易良偉一死,八分齋就成了很多人的批判對象,一些網友更稱其為「劊子手」:「為了他們的陰謀」說,「他們是不會顧及別人死活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所謂『真相』比一個人的生命還重要。」「八分齋,再次證明了筆桿子要人命不見血。」
在易良偉需要用錢時八分齋建議的用錢順序也成了攻擊的靶子。甚至還有人威脅要讓黑社會的人殺了八分齋。不久,八分齋個人的真實情況也被公佈出來,有網友對他自己公佈的個人簡歷中的學歷和頭銜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假。
八分齋面對這些,卻完全不當一回事。他說,我的身份與經歷都跟陳易事件無關,調查我的情況是沒多大意義的。他笑著說,你在網上把我的祖墳挖了我都不會在意,我是個銅豌豆,隨便罵,我不會生氣。
八分齋真名孫國瑜,1975年生,甘肅通渭縣人,個兒不高,身體顯得很結實。最先開始關注網絡上的捐助事件,是從《南方都市報》去年9月25日的一篇報道開始的。在深圳松崗打工的少女王麗(化名)被歹徒強暴並致會陰部多處被撕裂,左乳頭缺失。看到這則新聞,八分齋十分氣憤,也十分同情。當天他就把這則新聞轉到深圳熱線鵬城視點論壇。
八分齋決定給予王麗一些實際的幫助。他在深圳熱線的論壇裡公佈了自己的一個專為王麗開的招商銀行賬號,號召網友捐款。9月28日,他就收到了7131元的捐款。他同時也迅速地在網上公佈了收到的捐款明細賬目。
八分齋當時的想法是,我只是一個個人的身份,要想幫助王麗就得想辦法讓公眾相信我,整個過程就必須公開透明。於是,從一開始,在沒可參照的成熟操作時他就想好了整個捐助行動的程序。
首先,是調查求助者提供的情況是否屬實。包括對原始信息的調查、與求助者的直接聯繫、求助者的所有真實身份與背景核實、所公佈求助信息的真實性確認(如病房號、主治醫師等)。捐助王麗前,八分齋就跟派出所、王麗的叔叔等知情人進行過核實。核實後再分析是否可以發佈公告開展募捐,確定後才發佈捐助公告。
開始接受捐款後,公開賬號的查詢密碼(只能查詢不能進行其他操作)。然後在線公佈收到捐款的詳細情況,捐款使用的情況,每天更新統計數字。然後把受助人提供的賬單掃瞄上傳,更時通報受助者最新情況。捐助結束之後還要堅持回訪,瞭解受肋者的最新情況。
這套程序從捐助王麗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貫徹在20多次的網絡慈善行動中。兩相對照,我們可以看到,陳易事件之所以引發信任危機,就在於沒有一套透明的信息披露程序,雖然不能說陳易挪用了捐款,但她面對公眾的態度使人相信她會這麼幹。
在八分齋等網友的幫助下,王麗已基本康復了,更重要的是,心理也恢復了正常。「她也學會了幫助別人」,在他們舉辦活動為因救火燒成重傷的打工者張玉長募捐時,王麗也捐了800元。今年1月,王麗找到八分齋,主動要求與他合影。之前王麗的照片在某報上無意中被公佈,幾乎要自殺。這次竟然主動要求拍照,八分齋感到很奇怪。王麗說:「我要讓幫助過我的人知道我是誰!」最使八分齋感動的是,在吃年夜飯時,王麗在家給他發來短信說:「要是你能在該多好啊。」八分齋說,「這比在腰裡別了兩塊錢幸福多了。」
八分齋此前在內地做生意,遭遇挫折,來到深圳是為了尋找商機,東山再起。「這件事讓我改變了對幸福的看法,原來認為錢越多越幸福,現在覺得能幫助別人就是幸福,這種幸福感是錢不能給予的。」
因此,他從一個普通的深圳熱線網友,變成了深圳熱線的工作人員。「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網絡這個平台幫助無助的人。」不久前,他又因為同一目的來到深圳根本社區網站任職。
同被調查的周家父子對於調查「逼死」易良偉的指責,也許最好的反駁就是同在重慶,同樣在天涯上發帖尋求資助的重慶大學碩士周安華父子的例子。八分齋到重慶時同樣對他們進行了調查,目前周家父子的治療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
記者也到離西南醫院不遠的新橋醫院探望了周家父子。周安華顯得有點內向,他的父親周大江皮膚粗糙而黑,不善言辭。周大江患有結腸癌和冠心病,在治療期間周安華又被確診患上惡性淋巴瘤。考慮到全家月收入只有700餘元,周大江放棄了自己的治療(雖然持續吃藥每個月只花一兩百元),把所有的錢全花到周安華身上。所有的捐款也沒有一分錢用在自己的身上。雖然周安華一直要父親堅持治療,都被周大江搪塞過去。
周安華的師弟聶璇一直努力在網上發帖介紹周安華的情況,得到捐款後立即公佈詳情,每天在網上更新。捐款使用後,一結賬就公佈具體數目,同時還要回答網友的提問。聶璇說,他的想法從一開始就很簡單,也沒想過怎麼操作才是規範的,總之得坦誠面對好心人。
陳易事件對周家父子的求助無疑是有著直接影響的。有不少網友親自跑到病房來看望周安華父子,同時也是為了查證真實的情況。他們的坦誠贏得了網友的信任。聶璇說,自陳易被強烈質疑後(約9月20日之後),周安華收到的捐款反而明顯多了起來,來看望過周安華的網友都捐了款。
「網友們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有坦誠的態度就夠了。」八分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