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terlite_tw
樓上援引一個官方數據?
|
在下引用之數據源至google搜尋:[台灣 國民 年平均所得]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E5%B0%8B&meta=
可見於連戰赴大陸演講內容之中,應為較可信之"非官方"數據,
您QUOTE轉載後發生錯誤...變成至google搜尋:[台灣 國民 年?]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91+%E5%B9%B4%E5
將會使人誤解在下...
民間學術單位(NTU) 與2.官方(行政院主計處)的差異
如前所列舉,可見前者較低,後者較高,而國民年所得誤差值在3~4萬
月所得誤差當在3~4仟元之譜
至於國民年平均所得是否具代表性?可否反映民生?的確值得深思....
但不可否認其仍為國際間相互比較的重要參考依據
引用:
作者sterlite_tw
我只是對其數字的計算基礎,提出個人看法,
而用貧富差距指標的計算方式,來看待官方國民所得代表性.?
|
在下十分同意您的高見,且對統計學亦略知一二
惜您所提之議題並不適合在此DVD版討論...
因為貧富差距擴大之社會問題而影響到統計分佈取樣的探討將會嚴重偏離此篇主題...
且可預見在政治狂熱者加入討論後本區將會是一塌楜塗,相信這並非你我所樂見....
沒有,是在下多慮了....
而國民年平均所得與NEC 3540亳無任何關係...
故在下對為回覆提問,而產生偏離主題之處
請各位網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