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網友提到過,可惜因為是英文的,閱讀的人理解不易,小弟將之大略翻譯,免除找片子辛苦爬文的困難。作者文中指的片子,應該都是各廠商外銷的A級片,如錸德、精碟都是自有品牌(精碟在國外網拍就是Prodisc)。
前言
之前的網友或多或少都誤會了這作者的意思。他的意思是說因為台灣、香港廉價空片的大量傾銷,所以空片品質下降。這其實沒什麼好奇怪的,據報導國際CD廠商有400家,DVD 20家。DVD除了日系廠商,其他大多就是台灣廠商,如果台灣的技術有辦法壓倒日本,我們早就超英趕美了。
空片製造商
作者認為較好的空片大多來自日本、新加坡,而最差的則來自台灣和香港,但其實他列的第二級片子都是給台灣的,可見作者的意思只是反映台灣廠商良莠不齊罷了。
空片等級
第一個是空片代碼,第二為製造商,第三則是空片的種類。
第一級
PVC = Pioneer (Japan) = (-R)(-RW) 先鋒 停產
MXLRG0x = Maxell (Japan) = (-R)(-RW)
YUDENT, TYG0x = Taiyo Yuden (Japan) = (-R)(+R) 變色龍
MCC, MKM = Mitsubishi Chemicals (Singapore/Taiwan) = (-R)(-RW)(+R)(+RW) 三菱
TDK, TTG0x, TTH0x = TDK Corp (Taiwan/Japan) = (-R)(-RW)
SONY0xD = Sony (Japan/Taiwan) = (-R)(-RW)
第二級
RICOHJPN = Ritek or Ricoh (Taiwan) = (+R)(+RW)理光
PRODISC = Prodisc Media (Taiwan) = (-R)(+R)精碟
RITEK = Ritek (Taiwan) = (+R)(-R)(-RW)(+RW)錸德
FUJIFILM = Fuji = (-R)(+R)富士
OPTODISC = Optodisc(-R)遠茂-R
INFODISC = Infodisc Media = (+RW)浩瀚
作者指的台灣廠商的片子,應該都是台廠外銷的自有品牌。RICOHJPN他應該是指理光染的片子,FUJIFILM則是富士染。台廠外銷的品質當然跟內銷不同。作者似乎沒有評論浩瀚的+R片子…
第三級
LEADDATA, LD01, LD, LEDA = Lead Data = (-R)(-RW)利碟
BEALL = Samsung BeAll (Taiwan) = (-R)(+R)三星
MBI = Moser Beaur (India) = (-R)(+R)(+RW)
MAM-A, MAM-E (USA, Europe) = Mitsui = (-R)三井
PRINCO, fake TDK = Princo (Taiwan) =(-R)(-RW)巨擎
ONIDTECH = Ul Tran Technology (Taiwan) = (-R)友傳
MUST = Unknown OEM = (-R)
GSC001, GSC002 = Gigastorage (Taiwan) = (-R)(+R)國碩
CMC, CMCMAG = CMC Magnetics(Taiwan) = (+R)中環+R
PHILIPS = Philips (Taiwan) = (+RW)飛利浦
這一級作者已經很不推了。
第四級
CMC, CMCMAG = CMC Magnetics (Taiwan) = (-R)中環-R
PIODATA, PIO = LeadData/ Ritek (Taiwan) = (-R)(+R)
OPTODISC = Optodisc (Taiwan) = (+R)(+RW)遠茂+R
LONGTEN = Jilin Qingda ??? (China) = (-R)
YIJHAN = Yi Jhan Technology (Taiwan) = (-R)怡展
ALL FAKE MEDIA = mostly InfoSmart (HK), E-Net (UK) and Mitsui (USA,Europe) 香港的InforSmart訊毅、英國E-Net和三井生產的假貨(仿code)
AN31, AN32, ANWELL, AN30 = "default" stamper code (usually Infosmart) = (-R)
AML = Advance Media Limited (Taiwan) = (-R) 這其實是一個香港的廠商
INFOSMART, ISO001 = Infosmart (China) = (-R)(+R)
DAXON = BenQ/Acer (+R)(-R)達信
VANGUARD, VDSPMS = Unknown OEM = (-R)
UME001 = UmeDisc (Hong Kong) = (-R)
WFKA = Wealthfair Investment (China) = (-R)(+R)
這一級作者評為垃圾。
不過很明顯,中環代工的三菱、TDK等還是第一級的。(這個作者很不推中環染料的樣子?)
假貨(仿Code)
TYG02(太誘)去年到現在,由訊毅、三井和遠茂仿造。
MCC02RG20, MCC003(三菱)訊毅仿造,今年中開始出現。
TG02, TTH01, TTH02(TDK) 今年由 TDK授權三井使用,品質不同。
MXLRG01(Maxell) 訊毅,2002-2003。
SONY 2003,SONY的代碼是SONY0xD
Pioneer 先鋒2003就停產,據說利碟和錸德的Piodata偽裝成此品牌銷售。
TDKG02(TDK)這算仿Code嗎?據作者的說法,是巨擎在2001-2002為了讓燒錄機相容才出此下策
RITEKG03,RITEKG04(錸德)2004,不過作者認為錸德官方因為去年品質廣受批評,才推出這套說詞
燒錄速度與品質
作者的觀點是比較old school的,和版上敢衝敢超的新燒錄玩家似乎不太相容。他建議第三、第四級的片子最好降速燒。
燒錄品質出錯的原因
染料不均勻
作者點名了中環內圈染料過薄、巨擎外圈染料覆蓋不足。
燒錄時電腦的工作量
這是很old school的idea,作者建議4X以上燒錄時應避免執行太多其他工作。
外圈的問題
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品質較差的片子,播放4GB以上的外圈資料,容易停頓、馬賽克等等。
假貨
根據這作者的說法,第一級廠商如TDK, Taiyo Yuden ,Maxell等等只生產品牌空片,沒有可印或銀色版面(沒有印刷的)。不管他說的正不正確,市面上確實到處都有這種片子。這大概只是建議新手盡量買代理商公司貨,少買來路不明的片子。
資料消失
片子遭到濕氣和空氣鏽蝕而損壞。作者認為這種影響應是立即發生的,因為保護膜破洞,空氣、濕氣進入鏽蝕染料和金屬層。損壞應該在燒錄後會立刻發現,如果燒完不檢查,幾個月後才聲稱染料有問題,所以資料消失…另一個可能性則是儲存的方式導致片子彎曲或遭到刮傷。
RW的問題
作者的經驗跟大部分使用RW的經驗很接近,RW實在是很不可靠的東西,資料安全性極差又易損壞,比較適合用來暫時儲放還沒歸類的檔案。
高速寫入導致染料融化
這解釋了錸德片子資料消失的緣故。作者點名了錸德RITEKG04染料和遠茂的片子有這個問題。超燒所以染料撐不住掛掉這還可以理解,但8X的片子撐不住8X寫入,那就是製造商的問題了。
http://www.digitalfaq.com/media/dvdmedi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