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ipper
*停權中*
 
fip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台灣;台北;北投
文章: 287
綜合前面的經驗,”那個人”(原諒我最近在看哈利波特)對於他人的觀點,都採舉的完全不接納的態度。

所以,對於他的錯誤,我決定一個一個點出可以證明他論點錯誤的資訊。

引用:
作者那個人說
雷達導引防空飛彈系統從停車到備戰,少則15分,多則半小時,而從備戰狀態到可以移動也差不多時間,如果有那個笨蛋將Tor M1部屬在前線離鋒線不到15公里的地方,敵人只要用簡單的三角定位找出他在哪,然後在五分鐘內叫來砲兵火力攻擊,整整10分鐘可以打,一億美元就沒了

http://zoki.freehomepage.com/photo2.html
“The Tor-M1 CV detects and selects air targets on the move and fires missiles at them from short halts.”

http://72.14.207.104/search?q=cache...lient=firefox-a
“1.道尔-M1目标搜索雷达和制导站
  目标搜索雷达用于战车行进或停止期间,对给定空间进行圆周搜索、探测、跟踪,测量空中目标的方位角、高低角和距离坐标,并与敌我识别器配合识别已发现 目标的国籍,同时跟踪9个目标航迹和1个有源干扰,自行分析判断敌空中目标的威胁程度,并按危险程度进行排序,为制导雷达提供目标指示信息。
  制导站具有相控阵天线,用于补充搜索和自动跟踪1∼2个目标,同时可自动捕获、跟踪2枚导弹并给其发送控制指令,制导2枚导弹攻击1个或2个空中目 标。电视光学瞄准系统用于在气象能见距离条件下,显示、观测其作用距离(21千米左右)内的空中目标,输出形成目标偏离空间电轴的角度误差,在角度上对目 标进行跟踪,提高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跟踪能力 "
“3. 道尔-M1导弹作战过程
  作战中,导弹的基本工作过程具有5个阶段:发射准备、弹射离架、转向目标、控制飞行、摧毁目标。目标搜索雷达将目标信息指示给制导雷达,在制导雷达稳 定跟踪目标后即发出发射准备的信息,借助战车上的自动发射装置在5∼6秒内完成战车和导弹的功能检测,车上电源向弹上设备输电,并向弹上自动驾驶仪输入导 弹转弯指令(该指令在导弹飞行时自主产生)。根据“发射”指令,弹上电源启动,起爆弹射器将导弹垂直弹射到15~20米时,根据转弯自主指令在燃气舵作用 下弹体转弯,发动机稍超前已开始工作,使导弹即刻加速飞行。制导雷达自动截获导弹并转入自动跟踪状态,并向导弹发送控制指令将其引向目标,制导站辐射一束 探测脉冲并根据发射信号来实现目标跟踪;在瞄准目标时刻,制导站发送控制指令和询问脉冲给导弹,弹上应答机发出应答信号后,制导站就根据该应答信号形成导 弹的跟踪误差信号,按此信号,战车专用计算机计算出控制指令并通过指令发送设备将此指令发送到弹上自动驾驶仪,以确保对导弹的精确制导。当导弹接近目标达 到战斗部有效杀伤距离时,无线电引信便适时引爆战斗部将目标摧毁。导弹在2.5秒内若未接受到控制指令便自毁;没有命中目标、飞行22秒也自毁;导引导弹 的过程、跟踪目标与导弹的质量和命中目标的情况,在指挥员显示器及跟踪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战车文件编制系统将作战过程中指挥程序的语言信息和数字信息给予 记录,为战后评估和作战分析提供依据”

http://64.233.167.104/search?q=cach...lient=firefox-a
“The radar antenna, on top of the turret, is swung through 90º to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for travel. Target radar surveillance is carried out on the move but the vehicle would normally come to a halt for missile launch”

那個人好像不知道現在有種雷達可以在移動中就進行索敵的工作,也只用美國角度去思索俄羅斯武器發展的方向。

而移動索敵的能力,加上短暫的停止接戰。

360度的”砲塔”旋轉方向,將使得Tor M1可以接戰不僅僅是”前方方向”的敵機。

而靠著VLS與相控陣列雷達,使得Tor M1有著高射速與多目標的接戰能力,使用更為有彈性。

而也靠著VLS設計緊湊的關係,使得這一小小的車體內可以塞下了飛彈發射單元、搜索雷達、相控鎮列雷達等。

而使用冷發射VLS,也達到了後勤上的保障與飛彈補給上的迅速(該飛彈補充為模組化設計)

使用發射架車體上可能會變得比現在更為碩大(如果硬要塞下那些東西),對於飛彈轉向、調整發射架仰俯角,也需要耗費較VLS更多的時間。

後面”那個人”又說,VLS不關全週接戰的能力。

這邊我們來簡單的說明一下基本的觀點。

一個防空系統簡單的說,就是由雷達搜索、導引單元與飛彈發射單元構成。

如果扣除其中一個單元,就不可能完成接戰動作。

不管是發射架與VLS都是一樣的。

但是,這些構成單元。其中一個能力不及,就有可能限制住另一單元的能力。

如,導引系統如果只能導引一枚飛彈接戰。

那搜索雷達再廣、再遠,掛載的飛彈再多。

也是一個沒有效率的說法。

在此,VLS也是一樣。

VLS本身其實嚴格的來說,可以說他是一個固定方向的發射架。

也就是說,他只負責發射的部分,轉向的部分交給飛彈自行動作。

他本身有著對全方位的目標發射飛彈的能力(飛彈自己轉阿),但是儘管這樣。

目標位置的給予,還是需要其他單元來提供的。

但,這種模式還是有辦法克服的。

例如,整合防空網的利用。(前面我所說的系統化運用)

搜索與照明都由其他部分提供。

引用:
作者那個人說
“至於由中心提供照明雷達的主意就更好笑了,這樣只是把各獨立的發射單位綁死,喪失獨力作戰能力,如果要中心的射控雷達能隨時接手,那各單位只能乖乖不要動,以免相對位置跑掉,而且還受到中心射控雷達數量限制,能攻擊的目標更少
把行之有年的防空線概念視之為愚蠢之舉,卻想出個更沒彈性,更加死硬的系統,真是了不起”

但是,我想他並不懂,整合防空網本來就是不需要移動的….

沒有說Tor M1一定要做機動打擊,只是可以運用的地方更多罷了。

而且,既然整合了防空網內,Tor M1為什麼需要移動?

Tor M1當初設計可以機動,主要就是在於擴大目標獲得區域與機動打擊。

既然是這樣,目標、導引都由他人所提供了。

Tor M1只需要做陣地轉移與發射的部分就好了。

就把他想成愛國者系統的架構就好了,搞不懂”那個人”在執著機動幹嘛。

有輪子就一定要跑?

整合防空網資訊在這。

http://64.233.167.104/search?q=cach...lient=firefox-a
“Although the Tor-M1 is an autonomous system, it can be interfaced into an integrated air defence network. The modified SA-15B is designed to be a completely autonomous air defence system at division level, capable of surveillance, command and control, missile launch and guidance functions from a single vehicle.”

引用:
作者那個人說
“再者,我從前面一直強調要有全週向能力,最大的問題在於雷達,發射架沒問題
就算是Tor M1也沒有這種能力,Tor M1指揮導引模式需要極高的射控精度,根本就不可能只接受來自其他雷達的射控資料來接戰,最終還是需要自己的射控雷達來接戰
(雷達資料要能互用必須得知彼此間精確的相對位置,這對以機動自走狀態為一般接戰模式的Tor M1來說,精確的相對位置是難得到且不精確的,而除了美軍的CEC外,飛彈發射後交給另一台來導控的系統還不存在,Tor M1更不可能有)
一樣還是得乖乖將砲塔指向目標,一樣只能乖乖的攻擊砲塔前方的目標”

前面也說過了,有輪子不一定就要papa造,而全週接戰能力也不僅僅的只能由本身的雷達與射控單元所提供。

我想”那個人”可能就是聽不進去。

而由其他地方提供目標資訊、位置與導引,已經有很多系統所採用了。

如愛國者系統等。

愛國者資訊。

http://www.fas.org/spp/starwars/program/patriot.htm

請看一下裡面一些組織價構圖,與圖片。

所以?

拿個別作戰能力來比較整個整合防空網?

“那個人”的邏輯概念好像有點混亂呢。

“那個人”又很有去的拿出VLS發射系統拿來反超音速反艦飛彈。

不過這位軍事專家好像忘了一點。

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飛行高度與艦艇的反應時間。

VLS適合這樣做嗎?

我們想想好了。

飛彈發射後,要到一個安全的高度後才能轉向。轉向後在朝下面對目標開始接戰。

這樣子…接戰迅速嗎?

面對超低空目標、反應時間極短的時候。

會選用VLS去反超音速反艦飛彈?-__-

綜合上面說的,他好像忘記RAM是”近程”反反艦飛彈…

面對這麼短的時間,怎麼會使用VLS….

這有點象是,知道VLS的缺點,然後舉出來說VLS的不好…-__-有意義嗎?

“那個人”舉的例子好像沒有一次像樣的….唉。

很多事情用想的就可以得知答案了…看來,有人連腦筋都懶得用了。

很多東西沒有所謂的最好與最壞,差別就是怎麼去使用他而已。

而且,最好精銳的東西就是最好?

挑選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吧!

那既然說到這,你前面的錯都故意的看不見,請問你要承認嗎?

戰場有所謂的王道?

飛彈的導引方式?

S-400僅僅只是反洲際飛彈系統?

喔∼當然還有前面的野戰防空部署一定要30分鐘?(如果不確定所有都是這樣,就不要說的好像都知道一樣)

還有剛看到了…差點笑死…

RAM是不是取代海公羊阿?

舉的例子夠爛。

這些你要承認一下嗎?

~___~

不要又看不見喔∼

只會追著人指著Dighole的錯。

請問,你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你有去正視他過嗎?

面對自己的錯誤僅僅只是不願意去面對?

指責別人時,要不要先看看自己?!
舊 2005-10-18, 02:56 PM #2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pp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