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回文的時間比較少…
不過現在一看…說實話,蠻無言的。
引用:
如果是戰略層級,那沒有真正的王道,但是戰術層級只有一種王道
一個國家該如何部署那是他的戰略,這種沒有王道,但是武器如何在戰場上發揮效用只有一種王道
就像驅逐戰車注定被ATM取代,美帝有龐大的海上航空兵力還是乖乖的去發展反艦飛彈
所有的兵器發展史上只有顯示一種王道,只是看用的人抱持著什麼樣的戰略觀來使用那些戰術
就連蘇聯人下一代戰機I-1.44和S-55也捨棄超機動能力往匿蹤那邊靠壟,連俄國人自己都放棄的道你覺得會是正道嗎?
|
光第一句話,就可以讓他人認為你的觀點是錯誤的了。
不管是什麼層級,沒有所謂的王道好嗎?
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擅長。
不同的你要怎麼比?
驅逐戰車與ATM你也可以比?
是的。
他們的主要任務都是反裝甲單位。
但是你有考慮到驅逐戰車當初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當初不用標準坦克去行反裝甲就好?!
我跟你說!
主要在於生產的速度與作戰後來行防禦為主!
而ATM主要為”單兵攜行反裝甲武器”,後來又有為了增加他的射程,所以有了重型的ATM,所以要上車…
而砲彈與飛彈有什麼差別,這不用我講了吧?
然後再者,你說驅逐戰車被ATM取代?
有種看到鬼的感覺,你乾脆說標槍取代M1好了。
而美軍海軍強,為什麼發展反艦飛彈?
1.不發展反艦飛彈,飛機用啥打?
2.一定有航空母艦在身旁?
3.所有的任務只靠著單一兵種,這有保障嗎?-__-
而拿俄羅斯下一代與F-22比,更是可笑!
武器發展上,本來就是學習對方的常處、改善自己的短處。
你要說俄羅斯下一代因為有匿蹤技術的加入。
所以認為他學習了美國?
他為什麼你不說F-22裝上了向量推進器是學俄羅斯?
不是說匿蹤是王道嗎?
王道不是只有一條?
順便在跟你說一下。
俄羅斯下一代戰機要求,機動能力在匿蹤之前。
與美國的匿蹤在前不一樣。
請問,王道到底有幾條?
再強調一次。
不管是什麼武器、戰術。
都沒有什麼”王道”之說。
都是人類的智慧結晶,自會有相對應之道。
要不然,請問目前槍械的”王道”在哪?
反艦飛彈的”王道”在哪?
…一堆的。
你以為你在打寶喔….還王道咧…
引用:
如果你的想法只是敵人會從後面攻擊,所以不能忽視後方攻擊
那種"從後方攻擊"的情況,只有在整個戰線被迂迴才會發生,你講的情況就是這樣
如果敵人有能力從整個120度的廣正面入侵,就不需要特地繞到後面去打
這是個簡單的常識
這東西你可以去看Su-24、F-111、F-105、龍捲風的應用方式,這種任務型態叫戰場阻絕,看完你在看看你自己的想法有什麼問題
低空進襲的戰術從60年代大家就開始玩了,而野戰防空體系經過了30年的精進,現在根本就是專門應付這種戰術而設計,60年代的低空進襲戰術到了90年代玩不下去大家才改走匿蹤
如果說我的例子太理想化,那你的例子就是刻意營照出極端且困難的情況,然後嚷著一定要這樣辦
S-300探測距離最遠,目標解析度最好的雷達就是那一具相位陣列雷達,而且他只有一面
另一個機械陣列搜索雷達不管是最大探測距離還是精度都不如那一面相位陣列雷達
S300系統只在乎一個方向的接戰,靠那一具機械陣列搜索雷達根本就無法接戰
而且愛國者系統的360度搜索雷達呢?美國人是白癡嗎?
這兩個例子就夠你自相矛盾了
而台灣自制的天弓系統更是作的徹底,雷達整個固定起來,接戰方向更是死死的限制在120度內
就是不知道敵人的砲兵火力部署在哪裡,所以更是要看著地面戰線的移動而部署,而且不能部署在戰線後方10公里內,並不是知道敵人的砲兵火力在哪裡才要遠離前線,而是不知道才要遠離前線,這個道理會很難懂嗎?
如果知道敵人的砲兵火力在哪就直接反砲兵就好了,幹嘛懼怕他?幹嘛還要為了等一下就要被殲滅的部隊而考慮他對我方部署的影響?
前面我一再強調防空線和戰線是分離的,戰線推進干防空線屁事?從來只有防空線跟隨戰線(事實上PAC的射程是及於戰線前20公里),沒有戰線去遷就防空線這種事,也戰部隊自己有帶廉價的低層防空系統
你這種講法是本末倒置!!
|
也是第一句就讓人無言…
我哪時候說過敵人只會從後面進攻?-__-
請不要曲解他人的意思。
我現在講明白一點給你聽好了,不然又曲解…
主要要讓你認為”敵人不會只從正面攻擊啦!四面八方都有可能!不要只把敵人設定成只會衝向你那超級無敵爆完善又多的防空網!”
我想...這樣的講解你還不清楚的話,我真的無話可說了…
任何作戰…從正面進攻,風險都是最大的…進攻方向單一,對方可運用的戰術也多的了…
什麼都用正面來的話,為啥戰術戰斧還要加入一個GPS定位轉折點?
而Su-24、龍捲風的應用方式,就麻煩你說說好了,小弟真的很想要知道一下。
對於你設下的超級無敵防空網,為什麼還要認著自己有可能很大的戰損硬要猛衝?
戰爭不是硬碰硬阿。
你陣式都擺好了,為什麼我還要硬衝?
為什麼我不先假裝撤退,等你前線部隊前進移至防空網外面,又或者為什麼我一定要限定於空軍去攻擊?
手上那麼多長程武器不用,偏偏愛用空軍?
而低空這件事你又說錯了。
我們簡單的說,地球是圓的、雷達也有搜索角度的限制,所以一定在一定距離以外的低空有盲點。
而低空可以拉近距離衝過去,又或者可以利用地形、地面雜訊造成誤判(空)。
如果低空如果照你說的那麼過時。
你可以叫戰斧飛高一點沒關係、超音速反艦導彈飛高一點阿。
野戰防空主要於直昇機反裝甲能力的突飛猛進。
簡單的說,就是打直昇機啦。
不然看著你的裝甲單位被K假的是嗎?!
所以在這,低空你又錯了。
在這,你又提到了理想化這三個字。
請問你所描寫的,你的防空網無線廣大、只要是戰線、都會有你的防空網。
你的戰線又很長,所以敵人不能繞過你的防空網。
然後更決的是,你又”剛好”有很多的防空單位,滿滿的不滿整個戰線。
又更剛好的是,敵人只要部署防空單位,都會在你的砲兵射程之內。
這樣不夠理想?
另外,請問我哪裡說的理想阿?我真的不清楚說。
所有的東西都是按照戰場與我所學到的來發言,請問哪裡理想?
喔,對了。
照你那種部署方法,我認為丟核彈比較快一點。
比較戰鬥單位,不比較國情的話,我想…大戰略打多了嗎?
S-300雷達無法接戰?
真的不知道你在想啥,前面給的連結有影片,剛好有這樣的組合。
先看看你在說什麼叫做無法接戰吧。
忘記跟你說那具相位陣列雷達可以旋轉阿。
而說美國…
先生,請先看看美國在什麼時候開始部署愛國者在戰區。
是敵人都瓦解的時候?
還是敵人空軍尚存在的時候?
另外…要使愛國者有全方位搜索能力何嘗不能?
請多想想”系統”兩個字。
這在當前地對空防空目前是主流吧。
而你最後一句,我們現在就是在說你那便宜又廉價的野戰防空系統。
而Tor M1就是這樣的系統。
阿不然你想講什麼?
Tor M1跟隨著裝甲部隊、步兵旅,提供他們有限的防空系統,請問哪裡錯?
而長程的防空系統,因為他的笨重與機動性(飛彈那麼大根你要他多快),所以較少部署在前線的位置,大多都是部署在能涵蓋前線空域。
引用:
Tor M1五千萬搞定?你果然不會看價格的奧妙,我也看過F-16一台一千萬出頭的報價勒,空機價
Tor M1為人所讚許的是他有種裝小型相雷,但是為人所詬病的是造價
你自己才嚷著不要被廣告詞所騙,結果你自己卻中毒最深
一套系統你只會看優點而把缺點都忽視,講出來的東西和在航展上發的宣傳搞沒兩樣
另外,國內軍事雜誌上面錯誤的東西很多,別把他們當聖經
像是DTM那些側衛系列的文章因為作者不是機械或航空領域出身,也是錯誤一堆(但也不能怪別人,因為大家都沒時間寫,又怕寫錯結果狂拖搞,變成太監稿,才會讓那些奇怪的東西刊上去)
|
撲,原來莫斯科航空展會騙人阿…
那那,簡單的請問你。
請問你的資訊是哪來的呢?
你是專業的軍人出生?
不是的話你怎麼可以肯定自己的資訊一定是正確的,他人一定是錯誤的?
如果你不是的話,為什麼又可以肯定自己一定是比Timber這位從中華民國海軍退伍的人說的正確呢?
這就好玩的了…你看的都是正確的,我們看的都是錯誤…
而Tor M1為人稱戰的不是他有裝小型雷達。
而是他運用的靈活性!
給的連結影片請仔細看,裡面的Tor M1也有沒有安裝雷達的類型。
Tor M1主要為人稱讚的是多目標接戰能力、彈性的使用方式、良好的越野能力。
另外阿,廣告詞……..請幫我找一下他的****。
小弟可是從沒看過,何來被騙之說?-___-
而雜誌上刊登的又說他人觀點錯誤…我想,你自己也不是flanker的開發者。
那你又怎麼可以說自己說的一定是正確?
別開玩笑了,在那個網站混了那麼久,大家一致的感覺是那個網站上的東西大多數都是錯的
你連理面的資訊是對還是錯的都不知道你就急著接收?難怪滿腦子都是錯誤資訊
同樣2004年版茶館裡面的文章,寫Tor M1缺點的文章比些優點的文章還多,你怎麼不去看?還是你昧著真相選擇性解讀?
那抱歉了,請去幫我找找,小弟找不到。
而且你自己都說了,那個網站說的都是錯的,既然是錯的,怎麼現在又引出他們說Tor M1的缺點?
套你的理論,他們不是說錯了嗎?
野戰防空並不是只是指低層防空,而是長程、中程以及低層防空合起來的總稱
另外對應的則是戰區防空等型態,你連定義都搞錯,那還講什麼?
唉,現實點吧。
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你講的那麼簡單。
誰也知道防空系統不會只有低空或高空。
但是在大家的通常所指的,主要都是指低空。
知道為什麼嗎?
想學,我教你。
不過等你一句話。
引用:
一個戰場的寬度是有限的,你幹嘛需要多台S300阿?一到兩套就夠顧整整70公里寬的戰場,你去哪找比70公里更寬的地方?入侵美國?
|
man,這句話請想想自己舉的例子喔。
記得喔。
引用:
全週向接戰能力的限制來自於雷達,並不是來自於發射方式
飛彈往雷達看不到的方向射過去難道能擊中目標嗎?想也知道不可能
只要沒有配上全週向雷達,VLS哪來的全週向接戰能力?
看到鬼咧。
VLS轉向有比發射架好嗎?沒!很肯定的沒有!!!!!
發射架跟著雷達一起轉,雷達看到東西發射架連轉都不用轉就可以點火了
VLS還要多此一舉的叫飛彈轉彎,這樣會比較快?
|
我簡單的說。
目前大家的雷達都是360度全週向,敵機從0度、90度、180度、270度來襲。
VLS的接戰能力是不是全週向?
而你的發射架?
要轉幾次?
那,VLS有無全週的接戰能力?
引用:
VLS飛彈一定要裝陀螺儀,斜架發射的不一定要裝
你以為啟動陀螺儀很快嗎?要不是近年來出現雷射干涉式以及MEMS的發展,陀螺儀五分鐘時就能啟動就已經很客氣了
斜架發射可以不需要知道向量資料就射出去,但是VLS需要
電子系統沒有跑輸人,而是跑輸另一套電子系統,而且另一套電子系統沒有那些雜七雜八的物理限制
|
……首先,非但有無陀螺儀建議你在去查一下。
VLS只需要”發射”,這點請你搞清楚一點。
電子系統沒有跑輸人的話,又說跑輸另一套電子系統…又牽扯到物理限制…
電子系統就是電子系統,牽扯到物理幹嘛?
小弟是不清楚你之前說資料傳輸怎麼現在又牽扯到物理限制了。
難道VLS的資料是用手寫進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