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2E研發未完 就花5億造3枚
【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權威消息透露,國防部同意中科院下年度自己編列五億元預算,產製三枚雄風二E型巡航飛彈及附屬裝備,供戰備之用;另雄風二E的研發工作繼續進行,編列廿億元,以使性能達到預期目標。
雄二E是大小尺寸和功能等同美國戰斧飛彈,是中科院四大計畫之一。雖然雄二E研發工作並未完成,但因總統府、國安會和國防部認為,有必要建立一種報復性的戰略嚇阻能力,以應付中共七百枚瞄準台灣的飛彈,所以政策決定提前讓它擔任戰備。
據透露,由於雄二E只通過初期作戰測評,尚有若干目標有待克服,所以國防部未讓雄二E原本計畫隸屬的飛彈司令部編列產製預算,而要中科院自己負責。凡要服役擔任戰備的武器,原應由使用軍種編列預算,撥交中科院「委製」;但這個雄二E產製經費,是編在中科院項下。
權威消息透露,下年度編列的雄二E產製經費,共五億三千萬元,代號「迅隼」,數目是三枚。雄二E造價約一億元上下,多出的二億元是產製附屬裝備如發射箱、機動車輛、指管通情、後勤系統等,還有生產能量籌建、飛彈零組件組測。
據指出,另方面雄二E研發計畫「雄昇」則持續進行,下年度即編列了廿億元作業維持費和研發經費,是中科院經費第二大研發計畫。
據透露,這廿億元將用於研改續航推進動力,即噴射發動機和下一代的渦輪扇發動機,以延伸射程。另用在慣性導航暨全球定位系統的整合導航系統,讓它更準確地飛抵目標區上空;再來是終端尋標器,可在最後攻擊階段,讓它像美國戰斧飛彈一般鑽進窗戶,精確鎖定預設高價值目標。
【2005/09/0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