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亮哥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913
引用:
作者james24
消費性產品可以用金字塔架構分成三個價值層面來觀察

由下到上分別是功能層(utility value)、附加價值層(additional benifit)跟創新寡佔層(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從市場案例及學理上來分析的話

像LCD這類由"技術領導市場"的產品,多半銷售決勝的關鍵仍在功能層上打轉

換句話說,不管產品美醜...只要產品規格領先同業,就能夠獲得多數消費者青睞

例如萬元級產品打出1000:1對比、12ms反應速度,就會讓使用者對產品外觀因素產生鈍感化

而屬於產品附加價值的美學元素,則往往是等到技術發展飽和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大量發展

如鐘錶產業的swatch

在時計技術到達瓶頸之後,方才巧妙地透過設計重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價值與消費者認同。

電腦顯示器這塊市場,並不是說作了ID不會賣或賣不好

而是還沒有到不作會死的地步而已。


沒錯沒錯!ID最多就屬附加價值層.談不上基本功能層及創新寡佔層.
少了ID附加價值,但基本功能OK那還不會死
功能OK,多了ID價值,那就可以活得還不錯,不過同時也將自己窄化了
因為ID會限定品牌只能處在一定市場區隔,這對於以OEMODM代工為主的工廠是極端不利的,是將自己推向和自己的客戶對幹的局面.收東隅失桑榆,長期看依然對自己(代工)公司不好.
功能不太OK,只看重ID,那公司穩死不活.台灣許多二三線顯示器廠也是很重視ID,甚至花大錢培訓及請外國設計,結果都以慘賠結束.

拜訪奇美的設計公司是絡繹不絕的,4年前有幸參展攤位就在奇美對面
一趟展覽下來,少說20家以上設計公司登門拜訪奇美.我想奇美會賺錢還是有它的獨門絕技的. ID不是萬靈丹. 過份吹捧ID有時會為公司帶來重大危機.
__________________
HI! I LIKE MUTIMEDIA!
舊 2005-08-30, 09:24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亮哥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