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gjtwo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4
引用:
作者耗子
在荷據時期台灣所使用的語言,荷蘭人努力推行荷文荷語,但漢人移民大部份使用的語言是河洛話,也就是今日的台灣話,或稱福建話、閩南話。到底台灣話、河洛話、閩南話是怎麼來的與漢語的關係如何。以下節錄有關說明。
河洛話原本是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魯、齊國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回原籍江南,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目前的北京話,乃是漢語在五胡亂華以後,受到北方胡人以政治、軍事力量之影響與壓迫而改變音調的結果。南北朝時,北朝統治者是以鮮卑語為北齊之國語。唐代以後,五代十國期間,胡人大量移...

謝謝大大提供如此詳細的介紹
受益匪淺
原來台灣人現在講的台語是商朝的古音
倒是不管最後演變成是胡漢語還是商漢語
那都是人類的自然演進
最重要的是文化並沒有被滅掉
想到這點就有點為原住民同胞感到可惜
因為沒有文字所以許多文化都逐漸消失沒落
只是有點納悶的是為何河洛語演變到最後竟然沒有文字了
真是可惜
河洛語的音比起國語多了好多
在語調轉折還有意境上
都比現今的北京話還來得生動
希望這種語言不要被淘汰掉

還有希望這裡的網友能彼此尊重
每一種語言都代表一個民族辛苦累積的成果
但願不要用不理性的字眼去辱罵任何一種語言
舊 2005-07-31, 07:38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gjtw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