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威寶(Verbati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年前,當磁片存儲方興未艾之際,Verbatim就憑藉其優異的品質成為與3M、Maxell分庭抗禮的三雄之一,也正是借助軟碟產品,威寶(Verbatim)這個品牌才逐漸為中國消費者所認識、認可。
但是,隨著光存儲的興起,威寶似乎逐漸淡出了中國市場。1994年,由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和Mitsubishi Petrochemical Co., Ltd合併成立的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三菱化學)在美國並購了威寶,從此威寶成為與“三菱(Mitsubishi)”並列的記錄媒體巨頭。
2003年4月1日,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正式更名為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中文名稱三菱化學記錄媒體有限公司(簡寫MKM)。根據公司網站的介紹,三菱刻錄碟片的業務在日本國內由MKM負責,海外市場則由Verbatim經營
因為太誘的一次重大違約行為,最終以盡成本價格提供一年的低價太誘DVD碟片給三菱公司作為補償而告終!對於深圳威寶來說,無異於天上掉了個餡餅!既然M-STAR不能用了,就用V-STAR吧!也是因為太誘碟片供貨期有限吧,所以威寶公司也沒有及時對V-STAR品牌進行調查!就匆忙推向了市場!隨著價廉物美的V-STAR品牌愈來愈深入人心,名氣愈來愈大!威寶公司也意識到該註冊品牌了。
可是香港方面已經被某公司早就註冊了,所以趕緊到大陸註冊!在商標局還沒受理的情況下,市場上開始有傳言:威寶的V-STAR品牌是假冒偽劣單品,因為V-STAR品牌不屬於威寶。很快,同樣的廣州某公司也迅速推出了V-STAR品牌碟片。但是該公司非常清楚:所謂的“正品”如果沒有"MADE IN JAPAN"和太誘的檢測資訊的話,是沒人認這個正品的。所以和國內某碟片廠費盡了心機,更改了碟片的檢測資訊(也有人說是通過管道竟然購買到了太誘淘汰的8速碟片範本)。具體內幕,外人實在不得而知!行內唯一能夠確認的是:不是正宗太誘產品!
深圳威寶先是認為V-STAR品牌沒人註冊下來,大家在搶注,所以就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試圖證明V-STAR是他們第一家推出的,從而擁有該品牌的優先註冊權。但是很快,戲劇性一幕出現了……
在大家都在觀望的時候,廣州公司突然出具了商標品牌使用授權書!原來,早在2002年,北京一家規模很小的公司就以“微*通”+VSTAR中英文聯合註冊形式註冊了商標。因為其中含有V-STAR字樣。所以,其他公司很難再次進行註冊了。
廣州公司因為提交註冊申請比較早,所以也就早於威寶知道了這個結果。該公司立即捷足先登!以很少的代價輕易就取得了那家北京公司的使用授權書!
有了授權書,這一次發律師函的就不是深圳威寶了,而是要接受他人的律師函了!然後深圳威寶想盡一切辦法取得了香港那家公司的使用授權書,所以後來有了BU VAP字樣。但是牽涉到2地的法律矛盾!為了不至於最終賠償巨額侵權費,深圳威寶最終迫於壓力還是退出了V-STAR之爭!至此,V-STAR之爭也是塵埃落定!輸贏自有分明!
威寶變色龍系列DVD刻錄盤就是原來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的V-Star,現在改名為變色龍進行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