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引用:
作者王治平
錸德早期是由taht's做技術轉移,而後到工研院團隊一起幫忙研發的...
早期錸德尚未起來時,是從國外引進手動式生產線,那時錸德還沒有上市上櫃,後來經過劉泰英的指導,才上市上櫃,您所知道事是上市後跟工研院一起的事..
而早期的那些人早已退休,領者紅利交由現今的董事會主席來接管了..
關於光電所方面的研發團隊,我所知,每次都由國外先研發出來,然後解析完,在發揚光大,但每期的研發,都會有些許的改變,每次都是跟在其他人後面,這感覺研發團隊有點不好...
真的很希望台灣這群研發團隊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因該是讓其他人來學習我們,而不是我們去學習他們,也希望台灣在未來的hd-fvd能趕快出來,有一片天空的存在...
|
剛剛 迷看到這篇 可能王大跟我同時發表的ㄅ^^""
不過感受粉多....
"關於光電所方面的研發團隊,我所知,每次都由國外先研發出來,然後解析完,在發揚光大,但每期的研發,都會有些許的改變,每次都是跟在其他人後面,這感覺研發團隊有點不好...
真的很希望台灣這群研發團隊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因該是讓其他人來學習我們,而不是我們去學習他們,也希望台灣在未來的hd-fvd能趕快出來,有一片天空的存在..."
這點小弟也非常的期待~不過 台灣小"國?"要領導規格實在有點難度 所以相同的 台灣要出了什麼好規格 也有可能被國外大廠改進 重定規格
不過 小弟印象中 CD時代的專利 是屬於壟斷專利的 TY沒有做任何技轉的動作 給於其他契約外的廠商喔(SONY PHILIPS以外)~~當時台灣還不太有國際智權的意識 所以有海盜王國的外號...光媒體只是台灣就地正法的一郭產品ㄅ...
台灣產業發達是靠這些研發後帶出去另起爐灶的大功臣?還是挖角還是產業技轉?
其實小弟粉不太認同~台灣產業發達
本來就沒多利害的功力 稍微有點小成就 就離家出走獨立 然後開始挖角瘋 對打 分散. .做了許多不必要ㄉ競爭內耗(以國家觀點)
技術都還迷成熟 老挖這些老鳥(其實也迷多利害) 新手根本來不及培養的斷層現象...根本沒機會 把技術活用更上一層樓..所以 發達?充其量只是偷料(成本換算)的功力..倘若 台灣光媒體產業只有一間(光碟產業 先進國家 人口國際市場比台灣大 製造廠商的數目 台灣卻是第一...好ㄇ= ="? )的話集合這些沒多利害ㄉ研發團隊= =""...早可以逃脫製造生產 進入智慧財產生產的時代了...
純牢騷...不過記憶有誤的地方也歡迎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