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2710885.shtml
【記者王建宇/報導】
台北出現有趣現象!影迷剛在總統戲院看完講述農民的「無米樂」,到對面真善美戲院看以漁民為主「南方澳海洋紀事」。吳乙峰「生命」後,紀錄片百家爭鳴,學者影城「翻滾吧,男孩」票房翻過百萬。而票房發燒的法國片「企鵝寶貝」也是一部南極紀錄片。紀錄片在台北,搖身一變成顯學。
這些紀錄片均以人為中心,無論是漁民、老農夫或是「翻」片小學金牌體操隊都真實感人。「翻」片導演林育賢很崇拜他曾是體操王子的哥哥�***子講可愛小學生勤練體操得第一,手法輕快,學生逗趣,自然流露。「無」片拍攝台南縣後壁鄉村落農民;「南」片有大型圍網漁船及檳榔攤生態,風格不同,一樣動人。
長時間拍片及資金籌募不易,是紀錄片常遇到的瓶頸。從構思、籌備、田野調查、拍攝到後製,要花兩年以上時間,非短線操作。「南」片導演李香秀就苦笑說,是在負債拍片。
拍片過程有甘也有苦。「無」片昨歡慶票房達211萬元,夫妻檔導演莊益增及顏蘭權,獲新聞局長姚文智致贈賀喜對聯與雞。回憶當初接觸採訪對象時,老農原表示不知要說什麼,相處三個月,生活中挖出趣味。李香秀拍「南」片備嘗艱辛:船上漁工常是內褲打扮,被迫以男性攝影師登船採訪。海底攝影花錢,平地攝影師易暈船。「每次畫面都是不同人拍的,因大家輪流暈船。」
紀錄片也點出問題!「無」片說台灣稻米難敵WTO進口稻米;「南」片談台灣及大陸漁船競捕,造成魚源枯竭;「翻」片裡教練擔心體操斷層。陳俊志新作「無偶之家:往事之城」、「貢寮,你好嗎」、「姚明來了」與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將登場,紀錄片闖出一片天。
【2005/06/03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