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eichung
他走的是PCI介面...
PCI介面不僅是供電, 還是傳輸資料的通道...
至於他所說的SATA... 當然是指這張卡會被認為是SATA卡... 而裝在上頭的RAM
會自動被當成磁碟機... 如此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 PCI介面以現在角度來看... 頻寬還真是小到可憐...
畢竟是8~9年前的東西了... @@" 該換成PCIe啦~~
|
原文 連結自anantech Computex 2005 Early Bird Coverage: NVIDIA's G70, Athlon 64 BTX and more
http://www.anandtech.com/tradeshows...aspx?i=2431&p=5
第五頁
第二段
The card is a regular 32-bit PCI card that features four standard DIMM slots on board. The card also features a custom Gigabyte FPGA that is programmed to act as a SATA to DDR translator, which convinces the SATA controller you connect the card to that the memory you have on that card is no different than a regular SATA HDD. As long as you have memory on the card, the card will be available at POST as an actual SATA drive, with no additional drivers necessary.
我自己的翻譯
這張卡是平常的 32bit PCI 在卡上配置了4隻 DIMM的插槽,
卡上搭載了 可程式化的 XILINX 可程式化的FPGA,用做SATA與 DDR間的訊號轉換
讓連接到這張卡上的SATA控制器(是指卡外的SATA控制器連接到這張卡上,不是說卡上有SATA控制器),將卡上的記憶體視為正常的SATA硬碟
只要你在卡上插上了記憶體,在開機BIOS POST畫面 就會偵測到SATA裝置
不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式
我剛開始就是到原址AnandTECH
剛看了大陸的翻譯 我只能說你誤解了大陸用語(驅動器==DRIVE在此意為硬碟)
SATA 有150MB/S以上的頻寬 PCI 也才133MB/S
不會取頻寬較小 又需要額外DRIVER的PCI 方案
如果採取PCI方案 那就至少還要有另一顆控制晶片,而不僅僅只有
可程式化的FPGA來做SATA 跟DDR的訊號轉換
如果你會問 未啥不用SATA的電源接頭 那我只能說
PCI的電源在關機後 還會有+5V的STANDBY電源
如果採取 SATA或一般4PIN的電源接頭 在關機後 便沒有電源供應
這時RAMDISK的問題就會產生很多
我心中良好的設計 當然就是
以PCI E 8X做為接頭
搭配RAM的控制器 ,以及資料控制器,1.8Inch的BACKUP硬碟
額外的驅動與監控程式,至少48小時以上的電池
在關機後 自動將RAM上的資料 DUMP到BACK UP硬碟上
以DDR200,頻寬可以拉到 2G左右
應該可以為不錯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