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天屎~加百列
我最近買了兩個大鈦鍋,
說大也不是真的很大,才1.9L跟1.3L...
比一般的不鏽鋼鍋薄很多,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把他給打破...好貴啊...XD
鈦金屬製品實在是太貴了...就我看到的品牌,似乎沒有國產的...
是否意味著台灣目前沒辦法商業化生產鈦金屬製品呢??
|
因為加工很麻煩而且很貴,製造機台又貴,成本又高銷路也不見的好,所以沒人拿來做鍋子
鈦合金不比鋼或鋁,可以在比較軟的時候板金成型然後再拿去淬火提高強度,鈦合金一定得要將溫度拉到上百度,然後在高溫且緩慢的工序下慢慢的壓出所需的形狀,拿這種設備來製造鍋子實在是一種罪惡,所以台灣這邊是用來生產航太級零件.........
要在常溫下加工只能用機械加工,這遠比在高熱下成型昂貴許多,也不會有人用這種方式作鍋子,一般來講都是盡量能夠讓鑄造出來的粗胚越接近成品越好,如此才能減少成本
至於手錶、鏡框、手環這些細小的小零件通常都是用粉末注射冶金MIM的方式製造,進爐出來脫膜後就直接是成品,也不再加工了,工研院材料所在這方面蠻有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