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當年的Pentium III(還沒改過製程,Taulatin之前)
出過一款 1.13GHz的CPU(為了在速度上擊敗K7-1GHz)
結果Toms Hardware測試的時候發現,怎麼都過不了一個數學運算測試
後來INTEL測試之後,發現過高的頻率(機率上)會讓計算出現『錯誤』
最後,INTEL全面停止生產1.13GHz的CPU
直到更小的新製程做出來
基本上越複雜的運算,如Prime95
其實也只是「模擬」CPU『全速』使用的狀況。
所以,真正穩定上的定義,如通過INTEL測試
應該才是穩定的
穩定度高至低(...等於<<)
INTEL工廠測試 →主機板廠測試→PRIME→..........→一般使用(已不能叫做『穩定』)
任誰都可以講,不需要那麼『嚴苛的』測試,這看大家使用狀況
但如果你不超頻,當然CPU本來就是『穩定』的(所以問題發生在?)
但對某些使用者而言(學校跑論文,工作跑3D,跑2D等等)
『錯誤』本身不管多大,即使沒有當機,就已經是很大的瑕疵了∼
本來超頻,就是一種衡量Trade-Off。可以自由心證,但也有客觀依據。
所以玩家們才需要Prime95,作能『模擬穩定測試』的最佳依據
如果你有重要「資料」要跑,又得超頻,建議你,還是先跑一下Prime95吧∼
給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