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火星神馬斯
如果假設有一到光線它的速度到達光速
而這時有艘飛行工具它的速度超越光速
然後飛到那道光線的前面
2樣東西相撞之後
就可以產生時光旅行
很久以前聽一個老師說過的
很有趣也很神秘
相信人類科技發展下去
總有一天會到達光速
期待時光機的產生
就像電影 '' back to the furture "" (好像拼錯ㄌ 阿 我趕著上班)
|
超光速旅行我是相信他可以把旅程縮短
如同星艦迷航的"曲速"或是空間跳躍
不過"超光速"又與"曲速"不同
前者是直線加線,後者是扭曲空間造成時空中的「漣漪」
假設如你說的超光速可以做時空旅行
那你要如何掌握旅行的時間點?
又要如何準確的回到現在的時間點?
而時間是往前走的,超光速又要如何回到過去?
剛剛找到的一篇在時報悅讀網的文章
他是看"漂流教室"的一些感想
◆ 漂流在時空中的假說
文中提到了一些物理學家的定律
==================================================
科幻劇情的時空交錯,牽涉到當今量子物理學衍生出來的假說。在古典物理學中,認為物體的運動都有規律與其因果關係可尋,就是「因果律」。後來量子物理興起,發現「因果律」並不完全適用於微觀的量子世界,其中著名的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雖然如此,在巨觀的時空世界裡,物理學家們還是嚴守「因果律」的分際。
說到這,就要好好提起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了!「狹義 (特殊) 相對論」雖闡明光速是恆定的,為宇宙間最快的速度、沒有任何物質或資訊的傳播速度可以快過它。然而狹義相對論卻也可導出,若物質以超光速的方式傳播時,則它可以返回過去。一個人若能夠返回過去,他可以將其祖父母在懷有其父親之前殺了。如此一來,這個人照理說根本就不可能出生在世上。這個「祖父謬論」講的其實是「因果律」--因必早於果的發生。
但以超光速為前提下,在目前的物理法則是不可能發生的;就算真能超光速好了,狹義相對論也提到物體運動速度越快、長度變得越短,趨近光速、更為顯著,此為「羅倫茲收縮」;而「廣義相對論」也提到,趨近光速會受到強大潮汐重力場的作用。當到達光速時,換作是人的話,恐怕早已「不成人形」、更不用說超光速了!
1957 年物理學家 Hugh Everett 提出「多重世界理論」,認為宇宙從「大霹靂」開始的演化過程上,如分叉路般不斷地分裂為二,歧異點是某件關鍵事件引起的量子轉移,而分出的世界便產生差異,成為多重「平行世界」之「等次元宇宙」;近年來, Stephen Hawking 更指出無數個宇宙透過「蟲洞」(愛因斯坦-羅森橋) 相互連結。
這些理論再度振奮、想以「紙上談兵」跨越時空的物理學家們;超光速的夢作不成,作作蟲洞的夢總可以了吧?於是乎就依據「因果律」與「多重世界理論」的關係,提出一套假說:
「不同的前因後果產生不同的平行世界,不論差異大小都會有無限種可能的等次元宇宙;並經蟲洞進入『提普勒柱面』,再利用高速移動,便可時光旅行。當回到過去的時空、影響並改變其結果,產生的是另一結果的世界而不是原來的世界。返回過去在父親未出生之前把祖父母殺了,產生的只是無數其中一個平行世界而已,跟殺人者原來的世界沒有關係。殺人者還得考慮,執行完後在茫茫的無數個等次元宇宙中,要怎麼找出回到原來世界的路?不然就真成為『時空的旅人』了!而且影響的未來在『無數解』中根本微不足道,那不是白幹了嗎?這樣就解決了『祖父謬論』的問題。」
電視影集星際奇兵 (Stargate SG-1) 曾提及平行世界的劇情。電影《黑洞頻率》( Frequency,應叫《蟲洞頻率》才對) 與《時光機器》( Time Machine) 採取兩種不同的觀點:《黑洞頻率》是暗示接受「多重世界理論」,當太陽黑子風暴衝擊地球時,產生極光頻率經由蟲洞與過去相連,改變了過去而「連動」改變原來世界的結果;《時光機器》則揚棄「多重世界理論」,認為過去不能改變,只能改變未來發生的事。
====================================================
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來》
Time Machine《時光機器》
Frequency《黑洞頻率》
這三部我都看過
若照Time Machine的說法來看的話
他無法改變過去的事,而他以時光機到達未來某一個時間點時
那一刻歷史已經產生
劇中他完成時光機的年份是1895年
假設他到的是2999年好了
他到2999年時1895年~2999年的歷史已經是存在的
也就是說他沒辦法改變這段時間的歷史
就算他回到2990年,也沒辦法改變2999年的歷史結果
因為他在2999年時這段時間已經存在
他只能從他到達的時間點後利用自己去改變未來
相對於時光旅行的說法還是多重世界論看起來比較有可能一點
看過滿多重世界題材的電影不過都忘了片名叫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