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bimage
您好:
前篇文章我有提到這批貨一開始到底總共有多少數量我們也真的不知道,我們只能用最保守的數字標明,但是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標無限量供應,到時客戶一次要買太多台交不了貨,這樣不是讓客戶更不滿嗎?事實上不瞞您說,這批貨我們前後陸續進了300多台,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提出進貨單來,所以我提出的2%數字並沒有騙人,當然寫限量30台是與事實不符,但是也是避免萬一客戶下訂後交不出貨來時(因為貨源數量不確定),造成客戶的困擾。
另外,我們絕對沒有把整新品當新品賣的意思,有誰有那個時間去豬頭到賺不到多少錢還惹的一堆罵,何況這台相機之前在二手市場的行情都不只這個價格了(可能連保固都沒有),如果我們就算一開始知道是整新機,直接標明整新機還有一年的保固,應該還是會有很多人要買,犯不著欺騙消費者,讓自己商譽受損,希望您能夠了解。
數碼寶貝科技有限公司
|
唉...被發現是整新品不是只有版上出現的這四、五台呀...
光是我介紹去買的,就最少發現三、四台可以確定是整新品。
所以,貴公司這2%怎麼來的...唉...算了...
貴公司繼續用這種官方說法去向大家交代吧!
30台跟300台的落差...
商品上架原本就不可能有無限量供應,無須說的這麼誇大。
大單接不下大不了是對一個消費者說抱歉。
但是事實是不說出實情卻可以一直賣了十倍的數量。
這種選擇對更多的消費者做出抱歉的事,真是懂得危機處理呀!
如果不確定是否能出貨,等貨到再通知會得罪人嗎?
版上有那麼多人沒在第一時間買到,有誰表示很不滿嗎?
還是根本捨不得訂單勒...版上明顯出問題的都是後來出貨的機子...是巧合嗎?
後來出貨的機子都還特別要求要現場看過,這樣就能免除未告知是整新品的責任嗎?
還是根本就是在知情的情況下,心虛怕被抓包?或是根本對這台機子的出廠品質沒信心?
坦白說,如果一開始知道會買到整新機,再便宜個一兩千也不會考慮買,也不會去推薦人家買。
畢竟多數人的認知數位相機還不是消耗品。
買庫存新品,跟買整新品,中古品三者的考量和選擇都是不一樣的。
承受物品可能發生瑕疵或故障的風險也是不同的。
如果對CCD或是機版在國內維修生態有一點認識的大概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麼。
整新品的故障率都會高一些,然後最嘔的是保固期一過就出問題(非人為所致)。
修的錢大概就可以再買一台全新相機了。
那時候的損失,要算誰的?
或許在這時候消費者只能祈禱原廠的設計品質能克服這些銷售上人為增加的風險吧!
至於貴公司稱不知道是整新機,貴公司言下之意是說責任在攝影像公司囉?
這些整新機也是外包膠膜包的好好的機器,那請問是誰沒說實話?
是攝影像沒說是整新品?還是攝影像說了,貴公司選擇不向消費者說?
誠如貴公司的自信,直接標明整新機還有一年的保固,應該還是會有很多人要買。
但是在沒被爆料之前,貴公司有出面說明這一切嗎?
至此,只能說貴公司還知道要做危機處理,但是不代表事情就能被這樣圓過去吧!
說這麼多,斯文點講是很悶,就是心理很X。
在信賴貴公司的商譽下,卻發生這種事。
如果是一家好公司,當然會極力去推薦。
但是現在貴公司搞出這樣的事,要我如何去向我推薦的消費者交代?
因為信賴是新品,我朋友買了就去升級,第一次去外拍後發現是整新品,產品有瑕疵。
那怎麼辦,自認倒楣嗎?
還是說因為是自己破保固的,活該!
如果當初說明是整新品,他就不會去買,買了也不會升級。
更何況是原廠的升級卡升的級。
換做是站在我的立場,您怎麼想?面對他的不是貴公司!
沒人想當澳客,但是對於這些摸摸鼻子自認倒楣的消費者,貴公司扮演了什麼角色?
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沒特別講就是新品而非整新品。
就算展示機出清也會特別標明,價錢也會較低。
難道貴公司的商品不是這樣的情況嗎?那還真的要買的人要小心!
當誠信出了問題後,要消費者如何能再信賴貴公司呢?
更別提在貴公司買的那些周邊商品...唉...
我只能說,下次不要太信賴店家,好心惹來一身腥。
難得了一台好機子,卻讓原本愉快的事變成這樣。
------------------------
題外話(非廣告)山哥套筒跟鏡頭組的搭配還真是比原廠設計的套筒好用。
不過蓮花罩在裝卸時要溫柔一點,因為原廠蓮花罩的卡筍是塑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