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雲影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043
引用:
作者jasonyang
另外一個就是如果漏電真是主因的話,那製程更小的 65nm 反而會更省電,不合理吧!!!
如果你說是在 transistor level 上有改進,或是單純的導入 low-k 或 high-k 等製程(我不是學這個的不是那麼了解),那拿來改進 prescott 與 dothan 不就更完美嗎? intel 也不會從 2003 年夏季時,就開始煩惱如何解決 prescott 耗電問題,並延到 2004 年春季才發表,到現在 2005 年春,一年半的時間都解決不了,最後到 e0 stepping 才學 k8 導入 nb 的 powernow/cool'n'quiet,叫做 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來改進 idle 時的耗電,但是最大功率還是微幅提高了。

另外一個更簡單的現象,如果真如 intel 說的主因是漏電流過大,而不是設計上的問題,那為何 intel 嘗試的改進都是在設計上,並沒有打算導入更好的技術到現有的製程中,以其說法對 intel 而言,改進製程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且按其說法製程越小應該越嚴重),就像 AMD & IBM 導入 DSL(類似應變矽但更好,前篇有提到,詳細請自行查閱)。反而把這些東西(像 high-k, low-k 什麼的) 往 65nm 上使用,不能像 AMD & IBM 依樣嗎???


製程縮小的好處是可以降低供電電壓...降低供電電壓是降低功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影響功耗的因素很多...ex:時脈提高,晶片的功耗就會增加、電晶體數量
另外...電壓再低也有極限...所以這個問題在製程越小會越明顯(為塞更多電晶體、拉高頻率但是電壓卻不能再降了)

說到翻新整個設計...這成本太高了
反正到下一代產品再做就好了

用High-K取代SiO2難度頗高(現在的熱門是Ge )...
至於High-K能不能有效解決I老大目前的窘境...等實物出來就知道了(07年...還要好久 )

漏電的問題在蠻久以前就有人提出了...不是最近才有的...只是到現在問題比較明顯
而且這個不只是I老大想要解決的問題∼各家都在想辦法解決
像SOI跟DSL就是針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舊 2005-05-01, 12:02 A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雲影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