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xyz168
不知亞洲四小龍中臺灣是否還是第一嗎???
|
不是....
絕對不是...

光看看下面這則報導就知道了....
------------------------------------------------------------------------
韓國大陸經貿發展對台灣的警訊
作者:林祖嘉 2005.4 /第226期
3月初,國貿局公布今年1月份南韓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占率達11.7%,首度超越台灣的11.5%,正式展開台韓在大陸市場的爭奪戰。
由於近年來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貿易順差的地區,而韓國產品有八成與台灣類似,一直是台灣主要競爭者。在韓國產品強力競爭下,未來台灣產品是否能在大陸市場占一席之地,令人關心。
台韓競逐大陸市場
1979年兩岸經貿啟動以來,台灣對大陸出口就以每年平均超過25%的速度快速成長,使得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快速提高,由1990年的12.7%,上升到2004年的36.7%(見頁122圖一)。
雖然台灣對大陸出口金額不斷上升,到2004年時已達到63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是,事實上台灣產品在大陸的進口市占率在1997年達到20.6%的最高比例之後,就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到2004年時只剩下11.3%(見頁122圖二)。
或許有人會問︰「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這麼快,為什麼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占率卻不升反降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其每年從全球進口的成長率超過自台灣進口的成長率,結果就造成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重要性日漸下滑。當台灣對大陸出口的依存度不斷上升,而大陸對台灣產品的進口依存度卻不斷下滑,此結果顯示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一邊。
尤其當我們看到韓國在大陸市場上的表現時,可能會更擔心。1993年,韓國產品在大陸的進口市占率只有5.2%,其後逐漸上升到去年的11.0%(見頁122圖二)。以韓國前年與去年對大陸出口成長率分別高達51.0%與44.0%,遠高於台灣的22.0%與28.3%來看,今年韓國對大陸出口總金額很可能會超過台灣對大陸出口。
為什麼韓國對大陸出口會超過台灣呢?大致上來說,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的主要理由包括語言相通、鄰近大陸、技術領先及大量台商赴大陸投資。而上述的因素當中,除了語言之外,韓國也具有同樣的條件,而有些條件甚至比台灣更好。
比方說,韓國在電子、汽車與鋼鐵等產業的技術與品牌都領先台灣。隨著經濟成長,大陸人民對於產品品質要求愈來愈高時,他們對韓國產品的需求就會逐漸超越台灣。不但如此,由於韓國企業的規模遠超過台灣,因此他們一啟動對大陸投資,其金額就可能領先台灣。
圖三(見頁122)顯示,在2002年以前,台商大陸投資的金額都領先韓國。但是韓國在2000年以後,赴大陸投資金額就快速上升,2003年時已超過台灣,去年韓國赴大陸投資金額更高達163.6億美元,遠遠領先台灣的84.1億美元。在大量赴大陸投資的帶動下,未來韓國對大陸出口成長速度自然也會超過台灣對大陸的出口。
貿易趨勢大逆轉
其實,台灣與韓國傳統上就是競爭激烈的難兄難弟,不但產品相似度高,在國際貿易上的規模也很接近。在1990年時,台灣對全球的貿易總額為1219.3億美元,與韓國的1348.6億美元相近(見頁124圖四)。
但是自1995年以後,韓國貿易總額開始大幅領先台灣,去年韓國貿易總額為4782.6億美元,遠高於台灣的3418.9億美元。由於韓國企業規模較大,研發能力較強,使得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超過台灣。
不但如此,連台灣與韓國之間一向維持雙邊貿易相互平衡的情況,在近年來也被打破,成為台灣出現逆差的情況,而且逆差幅度還在不斷擴大(見頁124圖五)。1990年時,台灣對韓國出口為12.1億美元,略低於自韓國進口的13.4億美元,但其後,台韓貿易總額不斷增加的同時,台灣的貿易逆差不斷的擴大。
2004年時台灣對韓國出口為53.5億美元,台灣自韓國進口則高達116.2億美元,台灣對韓國逆差為62.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近年來,台灣自韓國進口的產品中,包括所向披靡的韓劇以外,還有三星的手機、LG的大尺寸面板、白色家電以及現代與起亞(Kia)的汽車等等。
...............
http://www.gvm.com.tw/theme/inpage_...?ser=10770&Pg=2
---------------------------------------------------------------------
別以為只有大陸的市場被超過
現在是連美國的市場也被超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