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路人亂入
Elite Member
 
路人亂入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引用:
作者王治平
先講解一下:
電腦商家本身進出就必須要含發票出去,沒有人可以逃漏稅..
關於這點,可以告知ㄧ下,最後還是必需轉嫁給消費者...
國稅局查帳的方式,是採用電腦商家的進貨以及出貨來計算商品的固定毛利值,這毛利值有區分為書審,查帳跟進決..

1.書審就是固定%,比方說,這各月進貨100萬,出貨105萬,表示您要繳5萬元的固定%,每兩各月要繳多出的5萬5%稅額..
整年度營業額通常看各行業不同來繳稅金,電腦業為25%,雖然年底可扣除運費員工等薪資,有辦法的人最低也要繳6%固定稅額,這是年底..
而開發票時可隨意開您公司的營業項目,即使您沒有此進項,因為您固定繳稅,國家也比較寬鬆點..
2.進決就是書審跟查帳之間,如果您覺得今年財報不好,或是帳目有亂,或是留抵過多,可跟國稅局升請進決,由會計師幫您搞定,通常要看您的營業總額..
這種比較少人做,風險性很大,如果營業額高,可能有時繳稅會比書審還高..
3.查帳,通常採用進貨跟賣貨所多出的金額,同樣跟書審初期一樣,繳5%稅額,不過這因為算的是商品品名問題,也就是說,商品進來是硬碟80g進價2500元,您賣出的商品發票就必須是80g賣出2600元,國家就認為您賺100元,如果您賠錢賣出,國家就不會叫您繳稅,但商家唯一缺點是,商品品名不能隨意改變,必須進貨商品要有此項進貨,才可開出,如果沒有,也是要罰錢的..
4.很多商家採用免一發票,意思就是犧牲本身的進貨發票,這是國家給小企業的福利,只要每月不超過20萬的營業額,就可以不必多繳稅,只需繳每兩各月的固定稅額,年底不必多繳..
所以以往國稅局最愛查的就是查帳,因為最容易出問題,而且商家也最容易作假帳,可以避開年底那25%的稅額..

而商家最易有留底的動作,所謂留底,就是這各月進貨100萬,但您只賣出60萬,還剩下40萬發票未開出,通常留底只要超過3期,俗稱6個月,國稅局就會寄公函有問題等,請速報告問題,如果持續這樣,通常工司ㄧ定掛點...

而為何會說轉嫁給消費者的意思,是說通常商家產品種類不夠多,很多商家為了要抓住客戶群,必須隨合接受客戶群所開出的條件(發票品名),而公司多數升請的都是書審為多,如果算下來,整體年度要給國家約8~15%的利潤,當然免用的很輕鬆,查帳的多數在盤商,也比較沒問題..
而當被抓到時,就必須追討從開業到現在的帳目,通常不是倒閉,就是每月還國稅局錢,還是繼續開業,不過會因為如此,公司的虧洞就因此產生,通常就是做更大,然後倒閉,去吃牢飯,所以電腦業倒很多,不外乎生意近爭激烈,外加財團打壓,外加國稅局等等因素..
如果要生存,絕對要開立發票出去(通常轉嫁到消費者),不過此時段,部份好賣的商品
就有可能會比3c賣場貴..

所謂轉嫁消費者,如何說明,就是發票可以轉賣,商家可以多出更多利潤,轉賣商品出去,好比yahoo上等商品,asus 1608p賣2350,成本為2250(未稅),2363元,就表示商家自行賠錢13元,可能他的發票另行賣出給其他人,就表示他還有賺,但有很多人,不要發票,只要求便宜,對於這種人來說,最合類似這種店家,那如果要開發票,就有可能商品比3c貴或者利潤更薄些,甚至關門不做,等到大家都關門,真正的痛苦才真正要來,因為您荷包才是真正縮水..

因為通常3c賣場,種類多,多數採查帳方式,而3c賣廠特別會到各商圈做密探價格跟行情,幾乎會把熱銷的商品採3%的毛利去銷售(如果沒有盤商反映時),讓小型店生存不下去...

這就是為何國稅局如此做,大家會反彈的因素,除了國稅局收取%是按照15年前的利潤來收取,並不是按照每年調整產業利潤來收取,即使不逃稅的小公司,最後也想逃稅,大公司財力厚,可以種類多,所以比較符合目前產業經營...
所以有些人就說,現在的產業,大老虎不敢去打,專打小綿羊,以法令來圖利財團,最後財團在掏空國家的錢財,往對岸大陸去靠...

我贊同,都要開立發票,但我不贊同,用各種名義去多敲各老百姓的錢...

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意思是說,書審,查帳,進決,通通要繳稅,有沒有開都是一樣要繳稅(除了外銷可退稅外),時間早晚問題,而把稅額加諸市場老百姓,在圖利給1.報案的人,2.財團企業的產業生態,3.國家口袋..
更本沒實際去解決根本問題,因該隨產業去符合法令,而不是在拿以前的稅務來看現今微利時代,根本就是走倒車..

另外在告知..順發3c,特賣商品採3%利潤,沒有特賣的商品採8%~30%利潤
光南,特賣商品採-1%利潤,沒有特賣商品採18%~35%利潤
燦坤,特賣商品採-1~-3%,或者採3%利潤再賣,沒有特賣採18%~35%利潤
大潤發,特賣商品採1~3%利潤,沒有特賣商品採20%~35%在賣..
以上是電腦相關平均值,不代表很正確,因為有些還可以跟廠商要上架費等利潤,以及年度獎品跟年度業績利潤所討..
而yahoo的商品報價多數採1%~8%來報價,所以當國稅局針對yahoo收稅時,網路報價也會變高的,聽說正式通過是在7月份時..
而專賣店報價,多數採平均8%~15%利潤來報價..
整體來說不開發票的商家,確實對消費者口袋也比較省錢,整體商品也比較便宜,如果只比幾樣商品,3c賣場確實比較便宜......


感謝告知....小弟受教了.....

因為王大所講的東西,有很多是小弟所不了解的....

不過,小弟也不希望光華等地的商家倒下....

因為那樣就會跟軟體界的微軟一樣....讓消費者嘗到壟斷的痛苦並不是好事..

就 先這樣
舊 2005-04-17, 03:02 P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人亂入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