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doo
事實上 我開本篇 最重要的目的在於
太多人 總是一張圖 然後就說 XX機器好(不好) XX片子好(不好)
很少會去想 有多少因素會影響測試的結果 一昧的把數據貼出來
燒片子的品質好壞 變數太多
不像 cpu 顯示卡 在差不多的系統環境下 差異不會太大
光是 片子的存放方式 讀寫頭的耗損 片子是否乾淨 系統的資源 等
就非常有可能影響測試後的結果
在這些情況下 每次都貼張圖
然後
這是
XXX 4X + R
圖
OOO 4X + R
圖
之後大家就可以得到結論
這片子好 不好 這機器好不好....
這樣的結論?
這現象 才是我覺得為什麼要嚴謹一點的原因
|
還是一句話,等待樓主您的"嚴謹"測試報告,以下的報告都不能少喔,不然就不是"大大"您所謂的"嚴謹"測試報告
1 系統資源 可以利用 windows 工作管理員 可以簡易的知道 目前燒錄的資源為何
2 硬體 可以列出幾個重要的 cpu 記憶體 硬碟傳輸 ide 是否為 Master (很多 master 是 空 燒錄機 接在 slava 又有的 來源跟燒錄機 同接一條排線 這些都有影響) 與 IO 的模式等資料
3 燒錄的過程 如果是 nero 可以寫下nero 的版本 並附上 Log 看看燒錄的過程
4 燒錄過程中是否有執行其他程式 是否有設定省電模式 ...等
5 室內溫度約 幾度 相對溼度 為 %
6 片子可目測是否有灰塵 外觀是否有破損 買完放置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