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evil
看到這句話有感而發,抒發一下想法
沒有針對任何人,有冒犯請見諒
-----------------------------------------------------------------
為什麼消費不能就單單只是消費,喜歡需要就買回家
不必像要參加大考一樣
拼命的蒐集資料,瞭解競爭品牌間的差異,瞭解產品的技術用語呢?
我當然瞭解自己有做功課可以避免被騙或買到不符合需求的東西
可是.........真的好累好累
想買個數位相機
先要瞭解什麼是像素、有哪種記憶卡、相機們的特色、廠牌的特色、各機的市價、哪裡買不會被騙..........
七暈八素的買回家了,可能才發現螢幕上有亮暗點
偏偏之前沒注意到這點沒做到功課
回去退貨又充滿了擔心與自責,
擔心廠商不讓退
自責沒做好功課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消費經驗吧!
我們可以將這個例子中的數位相機代換為各種商品
牛仔褲、香水、保養品、包包....
消費者不是超人
每買...
|
痾 這樣講就奇怪了...
如果是自己想要用的數位相機...
不先了解他的畫素 規格 記憶卡種類..然後跑到商場...
跟老版說我要這台(吃SD卡) 結果又買XD卡回去...<--不能用
到時還得跑回去換...
難道要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不先看一下...衝動性的就買下會比稍微研究過後再買好嗎?
畢竟是自己要用的東西...也不是一瓶10元的飲料...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GOOGLE找一下就能知道了
如果很有錢那就不用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