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owofsoul
這個標準絕對不會被制定出來,類似的情況以後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我也沒有任何能力對浪費頻寬者作出任何懲罰,有能力者可能也不想。
已經有太多太多既得利益者了,何必得罪這麼多「選票」?
但是我還有上來講兩句廢話的權力,一種無能為力、單純堅持對錯、上來狗吠兩聲旁人視若無賭的權力。
學術網路換個名字叫「國家出錢讓研究生預備創業資源網路」,我就真的心服口服了。
縱然買機器、買設備也是為了讓這些學子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以後有更大的成就,但我還是不認同佔用兩年學網資源作為相簿網站的無名。
您認為要提出一個標準。我則認為這標準個人見解不同,難以建立,故無需建立。(這一點頗有爭議..)
但無名其實已超越大部份公器私用的人的程度,蒼蠅雖討厭,但也只是飛來飛去吃些大便,跑到菜桌上佔些蠅頭小利。
但您可忍受一隻特大號的吸血蝙蝠在您面前大吸特吸您的血...
|
小弟完全沒有想說服您,因為這種事又沒有標準答案,何必去說服根本意見相左者?
您無法接受學生利用網路弄個相簿,也有人無法接受學生做其他與唸書考試無關的事(這些與唸書無關的事可多了)。
至於創業不創業,其實教育對國家本來就算是一種投資。前面小弟也說過了,大家的成就不管高低,其中,國家買單的錢都不少。而很多學校與廠商之間的合作,在研究中激發了新構想然後創立公司,學校/計畫所花的錢也不一定低。起碼,不一定比這個可能很多人恨之入骨的網站的網路費用低(如果以市價來估算的話)。
小弟會發前面兩篇文,只是想說,學術界的資源是否一般人(指非學生教職人員)可以用,在這件事上不少網友的確存在雙重標準。覺得該服務有用/好用的一般人,與覺得該服務是浪費資源的一般人,立場與想法是絕對不同的。而這個服務,不一定指開版者提出的網站,可以是其他架構在學術上可以讓大家使用到的免費資源。
不超過十年前的大環境,網路連線遊戲根本談不上提升競爭力,但時至今日,很多人卻認為為何韓國,為何我們不能。教育的神奇之處,就是您無法得知今天每個學生未來的成就與價值,也很難用估算所有投入的成本。這些成本未來是否能夠回收,也不能掛保證。
[edited]
這篇僅表達穿國王新衣的小弟之個人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