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rucueid
P-M目前效能問題應該在晶片組與周邊
使用舊ICH4與855的情況下,南北橋頻寬(Hublink VS PCI-E VS HyperTransport),
記憶體頻寬(雙通道DDR-400/DDR2-533 VS 單通道DDR-333),
都被限制,對一些需要大量存取的程式有點不利
其他平台的周邊都已經進步至少一個世代了
P-M平台的CPU本身除了拉外頻外應該沒有多少可改進的空間了
|
改成桌上型的話,省電就不是那麼重要
fsb跟記憶體時脈與通道都可以加寬蠻多的(應該可以加寬一倍)
電壓可以用高一點,時脈也可以跑高一點,這對提升效能會有些幫助
因為fsb變快了,也許L2還可以減小一點,這樣省很多成本
不過感覺上,目前他的表現,還不一定會贏同時脈的K8
目前130nm的K8做到2.6ghz,90nm的還不清楚,3ghz有希望
PM的話...不知道用90nm,有沒有可能做到3ghz?
不過PM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成本應該是非常的便宜吧
假如同樣1mb L2的Dothan,Die只會會有Clawhammer的1/4
這樣成本肯定是低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