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LT
電腦的進步不能只看CPU
還有很多周邊的提升
或許CPU的效能提升日趨緩慢...但是方便性卻是增加不少
況且買電腦不是都要拿來做動畫..寫程式
所以用產能的觀點來衡量...似乎有點偏頗
|
我說過了,內裝都是強極一時的,也就是在規格內
數一數二的;他們就在旁邊對照的跑同一個程式,
而他們都是32位元的程式,或許我該講得更露骨一點,
跑什麼都一樣的!本益比真差…
電腦不以產能為指標,那是基於何種
理由要買新的規格電腦?購買慾?!那是不智的。
買新的電腦只為讓你的OFFICE打得好嗎?一個容易
出錯的程式在快的機器上跑只是更快出錘而已…
引用:
作者ELT
當然站在公司的角度...能夠減少產品成本當然是很重要的環節
當兩顆p4-xeon實際效能僅同等於P4-3.6EG時
當代的主流處理器可以擊敗上一代的高階處理器
那不就是一項大進步嗎
|
想過嗎?雙XEON多少錢?P4-3.6EG多少錢?
當你依照數據為指標購買的機器並期望他有多少產能提升,
然而最後發現它是如此不堪時你作何感想?
新的產品開發只為了BEAT上一代的產品?
NO,同期的P4跟XEON效能一樣,多出來的CACHE並
沒有讓你更好過,而多出來的SSE3也沒讓你比別人強;
所以我說現在的電腦只不過是換個名稱而已;換個名稱就
可以多收你20-100萬!這是電腦分級後給銷售商的福音,
而廣大的消費群就是這樣被CPU開發廠商傳福音:
讓你相信換個名稱會更好…
引用:
作者ELT
我的電腦是用來娛樂的...所以我會比較希望它運作順暢一些...
(雖然也僅是Barton 2500+ oc 2.35G)
但我相信
如果我是個程式設計師.... 用P3的電腦就嚇嚇叫了
|
純粹為了娛樂的話,寧可去用SETUP-BOXED 的產品,
使用起來沒壓力,好處是收到帳單時不會有SURPRIZE!
當然你的娛樂是網路遊戲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正的效能與謊言,你選擇相信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