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老飛俠
就這一點我提出我的個人經驗,我以前在德國留學(我是唸機械系的),當時我曾經在學校的高溫鋼材實驗室裡打工,幹的是一些打雜的小事,其中最常作的一件工作是去測量鋼材sample的硬度和拉力實驗拉斷後的長度與截面積,然後把數據抄下來交給所裡的研究人員。那些作sample的鋼材大部份是焊接的材料,放在一定溫度裡的爐子裡(例如500、600、700度等等),等預定的時間到了再拿出來作各式各樣的測試,分析它們的性質變化。我曾經看過最讓我嚇一跳的sample是十年前放進爐子的!當時看到手中的sample是擺了十年才拿出來作實驗的,心裡的感覺真的是很特別。
後來完成學業回到台灣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了十年,對照台灣科技產業的真貌,每次回想到那時看到十年sample的震憾,其實心裡都很清楚,這種基礎工業的技術恐怕終我一生都不要指望台灣能趕得上,不是人力素質的問題,而是因為台灣的產業生態根本沒什麼指望去作這...
|
台灣跟先進國家的差別,就在這一點一滴下....輸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