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同情 (Tea and Sympathy, 1956)
改編自1953年的百老匯舞台劇
"茶與同情"並不是描寫特定的歷史事件
卻可以讓人了解到艾森豪治下的美國
那種強烈的男性自衛心態
服從傳統的古板立場
以及對同性戀的恐懼
這部電影的批判力道如此之強
讓觀眾大吃一驚
好萊塢的電撿官員則差一點禁演這部電影
1950年代是美國最痛恨同性戀的十年,一來是一向只躲在暗處的同性戀者,漸漸開始敢公開活動,另一方面是因為在二次大戰期間,男女性別的鴻溝逐漸模糊,也使人感到不滿,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曾經攻擊國務院保護同性戀跟共產黨,在那個年代,警察常常衝進同性戀酒吧和私人派對,肆意逮捕同性戀者,無分男女....
這部電影隱約重現了大家對麥卡錫主義者的批評,他們是一群惡棍,潛藏著極權主義的動機,使用暴虐的手段,把不順其意的人誣陷成為共產黨.....其實,電影也代大眾發言,批評那些藉故興風作浪的人:麥卡錫,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美國樞機主教斯培爾曼(Cardinal Francis Joseph Spellman)以及其他著名的反同性戀領袖,他們之所以會挑上同性戀這碼事攻擊別人,是因為那是他們內心最深沉的恐懼(胡佛終身未娶,就被認為是同性戀 變裝癖..)....
電影指責的同性戀恐懼症,差一點使得這部電影無法問世,1930年,好萊塢電檢規定問世,1934年,電影製片規範中心(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 PCA)開始強力執行電檢,嚴禁電影描述同性戀....
以上摘錄自"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PAST IMPERFECT: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