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ump45
Junior Member
 
ump4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SFPD
文章: 785
神經戰線 The Front



導演:馬丁瑞特(Martin Ritt)
主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年份:1976年
發行:哥倫比亞三星
出版:美版1區DVD於2004年2月已發行,台版3區發行細節不明

好萊塢相當難得一見為麥卡錫時代「好萊塢黑名單(Hollywood Blacklist)」翻案的電影,劇情敘述一位編劇被誣指為共產黨,在生計出現問題的狀況之下,找上賭棍朋友伍迪艾倫幫忙,請伍迪艾倫擔任編劇的替身,利用他的名字發表作品,然後所得對分。原本渾渾噩噩渡日的伍迪艾倫,不只因為擔任編劇替身而聲名大噪,甚至擠身上流社會,但是卻因為樹大招風再度被人密告而受到調查,在最後一刻受審的前夕,他還是選擇對抗惡勢力坐牢,而不出賣自己的朋友。
這部1976年的作品,由曾經執導過工運電影「諾瑪蕾」(Norma Rae 1979)、「墨菲羅曼史」(Murphy's Romance 1985)...等名作,在1990年逝世的馬丁瑞特所執導,巨匠伍迪艾倫難得演出非自編自導的電影,可見其特殊性。編劇華特伯恩斯坦(Walter Bernstein)本身即是好萊塢黑名單的受害者,曾經因為在參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HUAC)上面拒絕出賣別人,導致個人事業不保。神經戰線的劇本,其實就是華特將自己當年的經歷改編搬上銀幕。
馬丁瑞特以一種寫實幽默的筆調,在淡淡的哀愁中描寫50年代美國社會反共氛圍的荒謬性,伍迪艾倫以一種小聰明的譏諷嘲笑著現實的可怕,角色幾乎就是為他量身訂做。最後一幕伍迪艾倫被HUAC傳喚作證時,良心發現以髒話辱罵參議員,然後瀟灑一走了之,畫面上只有伍迪艾倫一個人走掉,其餘演員皆以停格表現,最能展現馬丁瑞特的良心技法。主題曲選用法蘭克辛納屈日後不斷被翻唱的老歌「Young At Heart」,搭配片頭剪接美國50年代社會生活紀錄片,讓人不禁感嘆萬分。

ps.片名"The Front"應該是"替身"的意思
但是當年台灣譯者將"Front"看成"前線"
加上伍迪艾倫的"神經"慣例
變成"神經戰線"這個不倫不類 不痛不癢的怪片名
 
__________________
私ソ部落格-Black Vault-


I know what you're thinking:
"Did he fire six shots, or only five?"
Well, to tell you the truth in all this excitement,
I've kinda lost track myself.
But, being this is a .44 Magnum,
the most powerful handgun in the world,
and would blow your head clean off,
you've got to ask yourself one question:

"Do I feel lucky?"

Well, do ya.......punk?
舊 2004-12-05, 02:29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p4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