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企業本來就一直面對來自其他國家企業的"相對"競爭,市場自有其淘汰機制.
世界各國的消費者,有其不同區域特性及分眾需求,台灣企業多是中小企業,
產品規劃或研發方向,若能依自身擁有的資源,訂作滿足此分門別類的分眾需求,
何愁無法生存.國際大廠的產品以滿足世界上百分之80的一般消費者的需求為主 ,
並無法照顧到(其心態甚至可以說是刻意忽視)特定區域及特定分眾需求.如燒錄機
的PI/PO scan, 碟片OverSpeed,多種中低價位燒錄片的支援.....等等.
依我看法,
台灣小企業就避開與大廠的全面硬碰硬,集中自身有限研發及行銷資源,專攻國際大廠
的弱點,營造相對局部優勢,照顧大廠無法滿足的客戶層吧!
身在台灣,相對的消費能力,大家覺得國際大廠如 Pioneer, NEC, LG 的燒錄機以及那些
相對貴貴的國際大廠燒錄片比 BenQ 燒錄機以及那些隨地可取得的中低價位燒錄片,
更能滿足得了大家日常生活百分之80的需求了嗎 ?
這個問題我也想問問版上的大陸同種網友.
在地的 BenQ, 有國際大廠無法取得的區域優勢資源,產品應該較能滿足台灣區域需求,
加油吧 !若她真不長進,無法滿足在地消費者需求,又不正派經營,又無慧根針對國際大廠的手段採取對策,她自然會被市場機制淘汰.
後話幾句,
使用BenQ的燒錄機以及那些隨地可取得的中低價位燒錄片, 建議還是乖乖地照碟片標示倍速燒,不要常常超速燒,否則讀寫頭功率容易極速下降,終致老化送修.這是學自"王治平"網兄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