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伊卡魯斯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小徑分岔的花園
文章: 1,758
轉貼自"破報"
http://www.pots.com.tw/articles/04/07/16/1151220.shtml

"破報"上一篇有關"十面埋伏"頗有意思的文章


miyang 寫道: "關於「十面埋伏」的影評

2004.7.15晚間8:00,電影十面埋伏在台灣故宮首映,而在正式首映前的下午3:30,電影商優待故宮員工,加映了一場「首映前的首映」,當時我是故宮的臨時員工,因此得以在首映前4小時觀賞本片。

之前有人問我十面埋伏會不會好看,我的回答是:「一定好看!因為張藝謀已經創作出我認為影史上最失敗的作品—-「英雄」。他再怎麼拍也不會比英雄差,除非他昰「哆啦ㄟ夢」中的大雄〈每次都考零分〉。」問的人大笑。這其實是我個人對張藝謀極大的諷刺,但是我仍抱持了一絲可能性,張藝謀在迴避了巨大經典「臥虎藏龍」而另闢蹊徑「英雄」的巨大失敗後,也許將夢作小,可以獲得另一種程度的自由和解放。事實上,就我所見,張藝謀的確自由了,而如此的自由,也使「英雄」的失敗,擁有了座標性的價值與意義:英雄之死,造成張藝謀之生;更重要的昰,以我所學的知識,從「臥虎藏龍」經過「英雄」,再到「十面埋伏」的過程,宛如中國繪畫史上,北宋巨山堂堂到南宋小景山水的過渡。而下面我將嘗試以藝術風格的觀點,藉中國山水畫為例,說明近年武俠電影的趨勢與前景。

首先以「經典」的概念,解釋中國繪畫史中風格的演變。在我個人的觀念中,經典有兩個類型;1.精華型:並沒有突破性的創造,卻將同時代不同作品的優點,作巧妙的重組與融合,成為非創新性創造,綜合性的代表價值較高,范寬的「谿山行旅」即是;電影「無間道」是更簡單的例子。2.關鍵型:承繼些許的傳統,但更大的企圖是為顛覆傳統而創發。例如李唐「萬壑松風」,在構圖與技法上,以強烈的壓迫感,將北宋巨幅山水的發展性逼上絕路。雖然成就其經典地位,但卻也成為北宋山水「最後的經典」。然而,絕處逢生,在無法超越極大極繁的壓迫後,極小極簡的空靈之路油然而生,其中斧劈皴法對南宋小景山水的啟示更是明顯,中國繪畫藝術風格的變換,就在李唐一人身上具體展現。
__________________
伊卡魯斯在夜間飛行
舊 2004-11-19, 01:28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伊卡魯斯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