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unkim
訪客
 
文章: n/a
引用:
作者Reich 唐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但主要原因是SATA陣列理論上享有300MB/s的獨立傳輸頻寬,所以比最高133MB/s的IDE陣列傳輸快的多。

詳情請看這篇的討論吧: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97364



..................
拜托去看一下SATA的規範或Intel的Datasheets!!做一下功課!!
SATA 1.0目前最高頻寬只到150MB/s,由於是點對點的獨立通道傳輸所以是大家不受干擾獨立運作一起共享150MB/s,不會因為插兩顆HD就增加頻寬!!就算是四顆插滿也是一起跑在150MB/s裡!!但是要想達成150MB/s的頻寬,必需要使用南橋原生提供的SATA介面!!
目前主機板上另外焊上的SATA介面晶片,很報歉!!99%都是走PCI Bus 最高頻寬 133MB/s
而且還不能同時使用任何PCI介面卡才能使用到最高頻寬133MB/s!!
如果想真正使用RAID帶來快速高傳輸量的好處!!建議使用PCI-X介面的ATA RAID卡!!
前提是主機板也要有PIC-X介面..還有...小朋友也準備多一點!!!
現有的 IDE 跟SATA的差異!撇開外接卡不談!就南橋的原生介面來談!!
簡單的說除了頻寬大小的差異,IDE只有兩通道獨立運作共享100MB/s的頻寬(Intel南橋)
所以只能插兩條排線!!四個裝置!!
注意!!重點來了!!
當一條排線裝兩個裝置時(如一條排線裝兩顆HD),其中一個裝置動作時,另一裝置是不會有動作的!!必須等動作停止時另一裝置才可動作!!HD上Master跟Slave的功能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CPU還沒破GMHz時代時,大家都說燒錄機要跟HD分開排線用的原因!!

而為什麼測試程式會測出超出頻寬的值???!!!
那是因為程式測試時,是從HD上的快取記憶體裡的資料載入到HD碟片中開始測試的!!
跟本不經過通道而是HD內部的傳輸!!當然會超出通道頻寬值!!
所以同樣條件的HD只要快取速度快容量較大,測出來的開始最大傳輸值越大!!
舊 2004-11-01, 02:51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