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買了聯影發行的[蘋果](Sib)(The Apple)(1998), 售價仍然是很高, 不過因為實在很想看,
所以只好忍痛買下來. 聯影多年來的銷售策略還是不變, 不僅是很難買到, 而且價格奇高, 品質
又不見得好, 這種閉關自守的作法實在是令人不解.
[蘋果]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發生在德黑蘭近郊一個窮困的家庭, 父親年老無法工作, 母親則是失明,
一對雙胞胎姐妹從出生起, 就被父母關在裝有鐵欄杆的家裡長達十二年. 這對姐妹長期缺乏照顧,
吃也吃不飽全身消瘦, 而且沒有洗澡臭氣沖天, 她們的眼神呆滯行動遲緩, 說話有氣無力模糊不清.
後來鄰居忍無可忍, 於是聯名投書給福利局, 才引起社工人員的注意.
年輕的女導演莎米拉.馬克卡巴夫(Samira Makhmalbaf), 她的父親是伊朗的著名導演Mohsen Makhmalbaf,
她在十七歲時看到這個社會新聞, 因為非常關切女性不平等問題, 於是聯繫當事人瞭解整個事情始末,
並且拍出這部半記錄半劇情的真實電影. 這部電影並不是記錄片, 而是由真正當事人演出的劇情片,
導演無意去批判這個家庭和當事人父母親, 而是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心聲和辛酸, 整個悲劇的緣由要
歸咎於伊斯蘭社會制度的男女不平等.
雖然是一部宛如記錄片般的劇情片, 導演也加入了許多意象, 開場的小女孩隔著鐵欄杆澆花, 還有吊在
竹竿上的蘋果, 都有引人深思的象徵意義. 導演的手法雖然簡單樸拙, 卻流露出一股清新的詩意.
幾位當事人雖然不是職業演員, 演出卻都非常自然不怯場, 尤其是兩位小女孩和鄰居小孩的互動,
真是讓人看了直想落淚. 片尾時兩位小女孩牽著父親的手, 腳步蹣跚外出遠去, 她們雖然已經可以
自由行動, 但是在整個伊斯蘭社會的未來前途又會如何呢?
英版和法版DVD封面.......
片頭 - 鄰居聯名投書給福利局的信, 還有社工給小女孩的蘋果.........
被關在鐵欄杆裡的雙胞胎姐妹.........
父親和社工人員.......
小女孩從來沒吃過冰棒....餵羊咩咩吃冰........
來比賽誰吃蘋果比較快........
她們未來的路還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