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egazero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新竹
文章: 501
Intel和AMD的處理器我都有,而且對我而言他們的功用也都不同
家用老機器不說(有P2-450, K6-2-450),不同時期的東西都有不同評價
像兩台P4都是CG...因為對EG沒好印象,好像前面由BG爬上去到了CG又摔下去的感覺
Intel也坦承是設計有瑕疵導致耗電量過高,太熱,效能又有問題(包括科學計算...)
K7部分,nForce2認了,南橋不敢領教∼處理器只買了未進入低電壓版時的1700+,這時的溫度
真是漂亮∼低電壓版的硬是比之前的(如0304MPM)又熱了些。K8說實在,處理器的優秀看得出
可惜仍未有很好的晶片組搭配

AMD的處理器我蠻欣賞,有一定優秀程度,可惜在晶片組上,VIA, nVIDIA是外家幫忙作
穩定性和一些使用的相容性,這邊指的不是只有Windows平台的應用程式,還包含Linux及科學計算
穩定性而言。若是AMD能花在這方面的功夫,就像Intel一樣南北橋都是自己開發,會讓Windows
平台外使用者,覺得更可信賴和作為『開發用平台』∼一旦如此,愈來愈多的商業和科學計算程式
就不會有Intel為主的問題∼這當然也牽涉到AMD對於處理器的『附加軟體』未開發的問題
Intel對於自己的處理器,提供在LINUX平台上免費的高效能FORTRAN/C編譯器,這對於處理器的
推廣,尤其是非Windows平台,有不小影響,縱使有open source的g77/gcc,但是特定的編譯器
就是有其優點,且無法被抹滅∼仔細想想,很多硬體都有附加應用軟體,AMD是否應考慮,至少要有
專屬的編譯器,先付費也無妨

總結:個人認為,若AMD能在『晶片組』和處理器的『編譯程式』上下功夫,Intel必須非常小心,否則日子一久仍不改善處理器效能,依舊在時脈打轉,將會有被踢下佔有率的一天,而且非零售市場而已
舊 2004-10-23, 07:07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gazer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