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q13kq13
跑3DMark05就蠻明顯的......好像只有4管的程度
|
其實這點是蠻明顯的,比方說我們以單管線的Pixel Shader配置來看:
NV25: (4x) Tex--FX10--FX10
NV30: (4x) FP32(Tex)--FX12--FX12
NV35: (4x) FP32(Tex)--[Mini32(FP16+FP16)]
R3x0: (8x) Tex--FP24--Mini24
NV40: (16x) FP32(Tex)--FP32
*: NV31/34 = 1/2 NV30, NV36 = 1/2 NV35
所以,從上述的管線資料,我們可以知道:
NV30 = FP32 x 1 or FP16 x 2 or FX12 x 2 x4pipe
NV35 = FP32 x 2 or FP16 x 2 or FX12 x 2 x4pipe
R3x0 = FP24 x 2~4(co-issue) x8pipe
R4x0 = FP24 x 2~4(co-issue) x16pipe
NV40 = FP32 x 2~4(co-issue) or FP16 x 3~5(co-issue + FP16 free nrm ) x16pipe
以指令數而言,
如果使用FP16的話,NV30/35還可以當成4x2來看,
如果全部強制使用FP32的話,NV30可是會變成只有4x1的悲慘情況。
而即使是NV35也會只有4x1~2(mini32並不完全可以執行所有的FP32),
NV31/34就更不用說了。
而RV350在使用FP324(DX9等價於FP32)的時候,
適當搭配co-issue的狀況下,面對NV35其實還可能有勝算。
所以,NV3x其實是以執行FP16為前提的設計。
這也可以看出晚了一年對developer的影響,
對NV3x而言是很致命的。
最後,實質上達成NV30當初宣傳規格的產品,是再過了一年後的NV43。
NV43還比NV30更接近當初NV30的宣傳規格。
當然,要是當初NVIDIA可以在預定時程上推出NV43這樣的產品,
那大家都可以去跳海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