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日本映畫百年史DVD
瀏覽單個文章
Nyserq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風城
文章: 163
引用:
作者
PromLin
侯孝賢的長鏡頭, 據說是因為當時攝影器材不夠先進, 所以就減少剪接, 才自然發展出來的風格.
小津電影以對話為主, 內景多外景少, 對話內容大多是閒話家常, 所以剪接不會太頻繁, 但是不會長到讓人不耐的程度. 小津經常利用平移來取代剪接, 在 "麥秋" 中運用的最多.
演員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要是演員的表演禁不起特寫鏡頭的話,那不如就拉遠一點,用遠鏡頭來捕捉人物的姿態。還有如果沒法用多部攝影機進行交插剪接的話,也可能會使用單一長鏡頭來表現。
有趣的是,小津的鏡頭看似平凡,但仔細研究,會發現拍起來麻煩無比。因為人物經常對正鏡頭,角度會跨越一百八十度線,一個簡單的對話,必需要拍攝好幾遍鏡頭才組合的起來。侯孝賢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攝影機一架好,就讓演員開始走位表演就行了。
又小津的平移,越到後來就幾乎沒有了,《麥秋》和《茶泡飯之味》印像中好像是他最後一次使用會動的鏡頭,唯一的例外是《浮草》的開場,因為攝影機架在船上,船動了鏡頭也跟著動,這一動當時還讓人嚇了一跳,"小津動了!"...:P
2004-10-14, 02:10 PM #
136
Nyserq
瀏覽公開訊息
傳送私人訊息給Nyserq
瀏覽Nyserq的個人網站
查詢Nyserq發表的更多文章
增加 Nyserq 到好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