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小弟上面的寫法說不對!因為根據之前網友分享的圖片只能看出廠牌,型號不知,但型號事實上是有差異的。所以小弟之前寫的方式不對。若造成誤解請見諒!

其實啦,當初主要想打是若廠商用較具全球知名度的品牌也不錯,不過呢,提到品牌,又覺得好像牽扯到台日系之爭,所以請恕小弟文筆不佳,實在不知該如何表達才妥當。
反正當初心中的意思主要是想說,其實輸出部分電容並沒有很多顆,若廠商能將用料順便提升,自然又增加額外一個賣點。畢竟在 pcdvd 來說,要求一定是比一般使用者來的高。

畢竟以他的定位角度,不是�**亳虜蘀u。使用較貴一點點的料,雖然毛利會稍微下降,但賣的數目若增加多少可以補回來。
總之,就是法增加優勢,讓消費者認為買的有價值,除了有價值之外,若還能增加心理上的穩定感,那就更無堅不摧

。當然,也可多少避掉一種無限制 cost down 的惡夢迴圈 (雖然不容易)。
而 Z 廠商的優勢正好似乎就是目前 S 廠商較弱之處。不過 根據看過幾個 Z 廠商的規格書,滿載轉換的效率算普通,大概就是低空飛過 ATX 的建議 (
圖),這裡 S 廠商優點似乎又成為 Z 廠商較沒有照顧到的地方。
雖然伺服器穩定第一,電費大概就不管他然後忽略掉,反正連空調也開了。不過若廠商能順便做到節能,站在保護資源的角度,還是對地球有利,而且也算是一個賣點。另外,效率高,廢熱少,風扇自然就不用太賣力的工作,不用太賣力自然轉速就會低點,轉速低點通常噪音也就降低,這樣也可以增加對靜音要求消費者的吸引力。
耗電長期看會比較明顯,以系統要100瓦耗電看:效率65%吃電151W、70%吃電143W、75%吃電133W,80%吃電125W。乍看之下,幾點零頭實在沒差,不過如果以一年365天持續運作算,最高與最低差227.76度電。耗電越多、電腦越多,相差就越大。例如若系統要200瓦,前者差異就拉大到508度電囉。這也是近年來對節能要求越來越高的原因。
對不起,亂打一堆字,總之,若有產品把目前這兩家的優點集合起來,應該是個不錯的產品,不過一般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就是了。
[edited]剛打的亂亂的,略修改一下,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