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搶救台灣電影別再原地踏步◎李志薔。
八月三十一日,台灣電影聯盟針對電影大環境改革所發佈的「搶救台灣電影宣言」共提出六項主張:一、反對WTO經濟觀點與文化霸權;制定「本國電影保護法」。二、重新定義「國片」,確立台澎金馬生產為國片範圍;並廣納不同類型與媒材,豐富台灣電影之多元表現。三、恢復「國片映演比例」,應至少達全年總映演天數之兩成,且戲院票務應透明化。四、成立「國家電影中心」,統籌國片之收藏、放映、行銷、產業整合、教育推廣。五、納影視教育於正規教育體系中,充實對第八藝術之涵養。六、放寬投資國片之減稅額度。凡投資國片達百萬元者,即可享有減稅之鼓勵。

針對此項宣言,新聞局電影處立即做了若干回應,但其心態和及理由,聯盟成員咸認並沒有針對結構性問題和宣言的主軸做實質的回應,因此,有必要再提出清楚的說明。

首先在「本國電影保護法」和恢復「國片映演比例」問題上,電影處以WTO談判為擋箭牌,宣稱涉及國家整體利益,非電影處層級可以處理。台灣電影聯盟的主張就是要拉高處理層級,重新思考電影政策的價值判斷問題。政府口口聲聲說電影是台灣文化的瑰寶,電影產業是影視文化產業的龍頭,但表現在執行和價值取向上卻處處以經濟利益為主要考量,完全漠視文化的主體性。

殊不知,法、韓等國都援引「文化例外」之原則以對抗WTO談判,政府單位實不該以讓步喪權辱國在先,而後再以涉及國家整體利益為藉口推卸責任。政府單位若認為台灣電影產業規模太小,無足輕重,何妨拿掉「重視電影文化」之冠冕堂皇的口號,讓全民了解,以昭公評。

又重新定義「國片」部分,並非專為某些領域的創作者爭取大餅,主要是要打破現行遊戲規則,讓紀錄片或其他不同媒材的影片進來,活絡台灣影壇,豐富台灣電影之多元表現。當前,紀錄片是台灣最具活力與能量的創作形式,不僅獲獎連連,亦有相當大的觀眾基礎,沒有理由因媒材或類型問題被排拒在國片範圍之外。美國片《華氏911》都已經在坎城影展獲得大獎,並在票房上大有斬獲,台灣電影主管單位實在沒有理由再以傳統的觀念定義電影。

對於最關鍵的「恢復國片映演比例」問題,電影處以國片目前年產二十部,全省電影院六八九廳,將會造成片量不足、加重院線負擔之回應亦是本末倒置。電影處的回應猶如把雞全殺光了,才來抱怨沒有生雞蛋,其荒謬之處,令人啼笑皆非。國產電影已全面潰敗到低迷谷底,非有強烈手段不足以拯救之地步。況且,當前狀況,戲院映演業一手拿政府的國片映演補助、一面又處處為難國片之上映,以保障其商業利益的作法,實不足以拉抬國片之市場佔有率。倒不如仿效美國之國家級美術館補助學生免費入場之方式,直接補助觀眾或學生之票價,吸引更多國片觀影人口,對於戲院和電影製作公司都是兩利。

而且「恢復國片映演比例」並非主張鎖國政策,以台灣現今多元化及世俗化的社會狀況,各國影片及好萊塢影片只會越來越多,不可能更少。保障國片並不會影響觀眾選擇影片的權利,卻能給國片一個全新的生機。因為量的需求會帶動電影拍攝的活絡,有好的票房回收,才能吸引投資者再投入多的資金拍攝電影。

關於第四條成立「國家電影中心」和第五條納影視教育於正規教育體系中,我們都感受到政府單位的誠意,但希望秉持這樣的態度盡速推動,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至於放寬投資國片之減稅額度,三千萬的限制對目前國片的投資環境實為天方夜譚,以目前國片票房悽慘的狀況,要企業投資一部國片都比登天困難了,遑論多部。降低額度主要可以提高投資意願,使之符合當前台灣電影投資環境的狀況。

台灣電影大環境的衰敗是二、三十年來的積弊造成的,現在力圖拯救,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但宜從全民之心態和觀念調整做起,多管齊下,才能克竟全功。我們希望保全台灣文化之主體性,希望還有人用影像訴說這片土地的故事。相信當我們創造一個如法、韓等國蓬勃的電影大環境,台灣電影產業振興之時,受益的會是整個社會、國家。

.....2004-09-02【台灣日報】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4-10-05, 03:09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