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引用:
作者頭份煎包
這句話說的好!
台灣人真的很可憐,一直活在自我意識中,一直以為自己國家多強.醒醒吧!
出國看看,您就知道台灣人的優勢在那了?
答案是"沒有優勢"!
|
其實不能說台灣沒優勢﹐只是過去多年﹐優勢沒什麼改變。當我們20年前的競爭國都轉移到別的東西時(例如新加坡﹐香港從搞港口開始搞金融機器﹐日本﹐韓國從粗劣產品﹐到搞外形﹐精緻化)。我們還是停留在我們20年前的優勢。我們的優勢還是在量產﹐做大量。做大量正在從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國家大量轉向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大陸﹐南美洲。所以外國人把我們跟東南亞一些較落後國家歸類在一起﹐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這跟台灣人只搞眼前利益﹐和沒長遠規劃有關係﹐反正台灣人很隨便的﹐能賺就好了﹐不管那麼多了。
引用:
作者頭份煎包
小弟出國念語言學校,才發覺到韓國人的認真態度!
韓國全國人口6000萬人(包括北韓)----有錯請指正
|
南北韓人口加起來大約7000萬﹐不過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人口已經在經濟學上達成所謂的critical mass(約4000萬人)﹐條件足夠形成一個活躍的經濟體。台灣2300萬人根本不夠﹐目前政府還拼命搞自我封閉﹐大搞跟對岸對立。如果今天我們本土公司生產的東西突然有12憶人的客戶群﹐那對我們只有好處。
引用:
作者頭份煎包
就以韓國男生為例,他們在大學時都要考toeic,考到七百分是很平常的!
在大二暑假時,中斷學業去2年2個月的陸軍,或是2年6個月的空軍(現在有減兵役)!
|
韓國人就算在某方面很弱也不會跟外人(非韓國人)承認。依小弟觀察﹐韓國人的平均英文程度在亞洲是最爛的。比台灣﹐日本都爛﹐要比日本爛還真不容易。小弟會3種語言﹐中﹐英﹐日﹐結果跑去漢城﹐韓國第一大首都﹐一點用都沒有。街上幾乎沒有任何中﹐英﹐日文字﹐連去麥當勞﹐漢堡王也沒有英文菜單﹐去中國餐館﹐菜單也沒英文或中文﹐去吃日本料理﹐菜單也沒英文或日文﹐可以說是對外來人極為不友善的環境。
引用:
作者頭份煎包
在來說說他們讀書的方式,就我之前的室友為例(韓國升大三生,暑假讀語言學校),暑假就在準備下個學期的"微電子學",在韓國讀書時都是早上7點出門,晚上12十二點回家!而上課時間則是8點到晚上6點或是7點,下課後則是待到圖書館至晚上12點才回家!而英文是他們的第一外語,所以他們對英言很重視,而且背單字超強,在課堂上玩接字遊戲幾乎都是韓國人贏!且韓國圖書館還有的會開到24小時的!
|
唸書辛苦的人在全世界不在少數﹐所以不評論。小弟說說國外大學跟台灣大學不同的生態。小弟在澳洲念大學時﹐我們電子電機系大一新生共750人(各國人都有﹐因澳洲教育強﹐專長賣教育給海外學生)﹐結果多年後能在正常時間畢業者約150人。這種容易進﹐難畢業的情況才能夠培養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反觀台灣﹐進去難﹐出來容易。說實在﹐高中唸的好根本是玩假的﹐高中程度的課程太簡單﹐不足以證明一個人能否順利念大學程度的課程。可是假設今天一個台灣任職的教授如果當掉那麼多人﹐學生就不會選他的課﹐而因此造到排擠﹐被學生父母親罵到狗血淋頭﹐搞不好還弄上媒體﹐真是失敗的教育環境﹐人民偏差的觀念。
引用:
作者頭份煎包
以汽車業業來比較,韓國幾乎只開自己國家的車,現代,大宇,雙龍等!問他們日本車在韓國普遍嗎?回答的居然是"進口車太貴,本地的車較便宜"而在很久以前,韓國政府就派人出國學習如何製造引擎,雖然當年的引擎品質不是很好,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他們的製造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而且韓國車在國外也是很容易見到!反觀台灣,一堆進口車,那些車是完全從台灣生產,製造,組裝的,這中間當然要包括"引擎"這個最主要的技術,那些車廠有投注資金在研究引擎呢?
|
在韓國只有真正有錢人才買得起進口車﹐因他們汽車進口稅大約200%。而且要進口也不會進便宜車﹐直接進BMW﹐BENZ﹐LEXUS﹐等高級車種。
台灣的問題跟我剛說的經濟體大小有關係。我記得裕隆的嚴凱汰曾經說過﹐在現階段開發一台新車要大約4-5年﹐花50億﹐就算有技術﹐台灣車場根本就沒50億做研發。而且50億需要買多少車才夠扯平﹐假設裕隆脫手一台Sentra級車給車商平均賺10萬﹐那要先賣5萬台車才能回本研發費用﹐在台灣根本不可能。
引用:
作者頭份煎包
唉,台灣這未來的10年真的是要看政府怎麼走了,走得不好就只好變成和菲律賓一樣了!菲律賓50年代還是個進口勞工的國家,俗話說的到南洋工作就是菲律賓了,現在反而是輸出勞工的國家,因為當年的政府亂搞,造成現今的落後,當別人都在建設時,自己國家卻在內鬥,相對的就輸人一截!
我發現台灣有菲律賓當年的個樣子! 台灣醒來吧,不要只是意識形態的和大陸鬥爭,把心力放在經濟和建設上,當你國家安定時,經濟相對的也會穏定成長,人民也才能過得安心阿!
|
我剛有說過台灣商人的賺錢模式眼光太短視。其實廣大台灣人民也是很短視的﹐所以才會造成現有的政治人物存在。先不論藍綠﹐政治人物有沒有市場是看人氣﹐如果台灣人是很挑的﹐好好衡量自己的利益﹐國家的利益﹐好好把關﹐不好的政客自然就沒市場。畢竟政客的品質﹐反應了人民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