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wings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79
如果依照熱對流的解釋,mass flow rate是決定帶走熱量多寡的一項重要因子,換句話說,就是越多的質量由表面流過,就能帶走越多的熱,這地方合乎一般的直覺,另一方面速度也是一項因子,而速度增加時會讓邊界層增厚,而且會讓層流轉為熱傳效率較高的紊流,因此速度高也是好事
至於風壓,其實在流力中是稱為全壓,而在這裡應該看成是速度這項因子
速度夠快在經過鰭片時也比較有機會在能量喪失前流出鰭片

但是除了氣流速度與風量外,其實還有一個因子更應該考慮,就是溫度
設計不良的扇頁除了會產生很大的風切聲外,也會造成氣流溫度的上升,而太過暴力的馬達所發出來的熱一樣也會升溫,氣流溫度上升一度風量加兩成都不一定彌補的過來,而經過設計的低速扇其實效果不會比較差

前面講的是吹入式的,吹入式的缺點就是馬達造成一塊無風的區域,而這塊區域通常會在die上方,加上升溫效應,優點是吹入式的氣流通常都是紊流
而如果要提高效果,吸出式的效果會較好,但是空氣不會乖乖的先經過鰭片再被吸到風扇,所以風罩是必備的,引入未經風扇加熱的氣體以較低的溫度達到較好的冷卻效果,通常做成側吸式的

另外就是鰭片經過電鍍發亮其實不一定會增加散熱效果,適度粗糙的表面可以提早轉換成紊流,甚至也有研究者將刻意留下一個凸角在氣體流道上,刻意製造渦漩,讓空氣受渦漩影響無法保持層流

不過這東西都是Case by case,不同的鰭片設計和風扇組合下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加強部份因子不一定會在這種組合中有比較好的效果,端看設計者的想法
舊 2004-09-08, 12:15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wing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