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引用:
作者ump45
唉 星期一下午在公司慵懶沒事幹
又是手癢訂片的時間了
這一批鎖定木下惠介吧....
可是Yesasia似乎斷貨了
台版發行似乎也遙遙無期

Layoyo好像還有貨.

前面的看圖說故事, 只說到全片的四分之一而已, 後面會越來越感人....最後的師生重逢聚會, 可能會讓觀眾泣不成聲....堪稱是影史上最摧淚的片段之一........

全片優美的歌謠相當多, 主題曲"青青校樹"成為世界名曲, 但並不是最動聽的一首, 我最喜歡的是"在沙灘上".

此片改編自著名的反戰小說, 作者壺井榮女士是日本的左派反戰人士.......

=========================================================



(以下資料來源: http://us.yesasia.com/b5/PrdDept.as.../section-books/)

新老師的來臨 
昭和三年四月四日,在一個偏僻的漁村裡,來了一名新上任的年輕女老師。由於這個村子和外界的互動性低,村子裡的事物變化很小,村民的生活型態幾乎一成不變,一個新老師的來臨,竟成為全村村民的談論話題,學生更是興奮的想像老師的樣子。剛開始,這位新老師是帶著失望的心情來到這個村子教書的,所以過了一段時間才適應當地的生活,但因為她活潑的個性,很快的就和學生打成一片,受到學生的喜愛。  
在一次意外,老師的腳受傷了,使她必須回家休養,學生因許久不見老師,竟然決定要到老師家看老師,但老師的家所在的村子有些距離,當這些一年級的小學生費盡千辛萬苦來到老師家時,老師也嚇了一大跳,之後師生再見面,已經是四年以後的事了,但其實這又只是短暫的重逢。因為當時政局的不穩定,戰爭又隨時可能爆發,政府採取高壓的統治,管制人民的行為及思想,老師很不能接受,於是又在學生畢業前夕,選擇離開。之後,戰爭爆發,再次見面已是戰爭結束後,但卻人事全非,學生有的因戰爭去世,其他的學生也有了不同的生活,而老師最後仍舊........

作者簡介 
作者1899年生於日本香川縣小豆郡板手村,自小在二十人共同生活的製桶家庭中成長。1928年繁治始為無政府文學運動遭檢舉、入獄。1929年以〈普羅文人之妻的日記〉一文投稿《婦女界》雜誌。為鐘錶零件批發商記帳工作,後任戰旗社職員。1932年經由「革命運動犧牲者救援會」工作陸續認識小說家佐多稻子、宮本百合子等人。1938年於《文藝》刊載〈蘿蔔葉〉。1940年第一本作品集《曆》出版。發表首篇兒童文學《祭服》。1967年因氣喘病發去世。1968年《壺井榮全集》全十卷出版。

=========================================================

(以下資料來源: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SC1013)

《二十四隻眼睛》是日本戰後文學中,一部風靡老少讀者的不朽名作。作者壺井榮以日本賴戶內海的小豆島上,一個偏僻的小學分校為背景,敘述一位女老師與十二名學生之間,溫馨感人的故事。小說透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世事的滄桑多變,與留存人心的深厚情誼,以真切自然的手法,傳達出「愛與和平」的祈願。

《二十四隻眼睛》自1952年出版至今,已歷多次改版重印,獲選各種國語文教材中,並且成為各類推薦書單上的必選之書,堪稱日本「國民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後經木下惠介改編成電影,咸公認為日本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舊 2004-09-06, 04:48 PM #1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