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ussein
用奇美的就好了...有錢給台灣賺 
|
現在奇美跟南亞,自己都不夠了他們都採配額給下游廠商,還老是說原油漲,已不合提煉成本效應,還要漲,而且奇美是第一個塑料漲的人....
國際原油雖然近日跌幅一點,但還是比去年高很多,遽聞有機會持平一陣子...
而且國內廠商所有庫存幾乎都採半年或一年期囤貨原料,也因此製造成本會一次比一次高,
撐不住自然所有物價會上漲...
比如之前的衛生紙啦,等等...不是也漲了...
再來漲的就是大家常用的CD包,CD棉套,...整體來說CD-R約漲2~3成,各類CD有關的也漲約2~3成..
關於DVD+/-R,上還有利潤空間,最多維持一定價位,並不會往上漲,跌的機率還有一點空間...
目前小廠底限在0.14美金,大廠在0.2美金,接近這價位也就不會生產了,不過目前來看,
小廠4X~8X普遍在0.135~0.22美金,大廠4X~8X在0.17~0.35美金,大廠16X在0.48~0.53美金,所以還有空間,可能沒降價空間在4X,關於8X或是16X,因為16X是工廠的終極產物..
據各家業務私下告知,大廠8X想維持一個價位一直持續到年底,在直接清除8X價位直接由16X一直到明年中以後..
不過某些小廠告知,現在的掌握性完全都是由生產機器的廠商所提供是否支援這款機器,台灣廠商所生產的機器,比較沒這方面的困惱,幾乎都慢慢支援很多小廠的片子,可是舉凡NEC,PIONEER等,在軔体上做出不同的問題,以PIONEER A08XL跟PIONEER 108兩種,外觀看似同一款軔體,可是卻某些小廠有支援或者故意沒支援到8X速度(比如巨擘107可上8X,A07XL卻不能喔)..
也因此大廠很容易的可以產生全球控盤的現象,這是很少人知道的秘密...
也因此大廠能不能控制價盤,也要看小廠的量是否能影響全球價盤,這畢竟跟CD-R時代完全不太相同....
因為實在太多消費者不懂韌體的支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