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處理器大廠超微(AMD)近來氣勢扶搖直上,繼日前搶先英特爾(Intel)推出雙核心架構伺服器處理器Opteron樣本,執行長Hector Ruiz再度發下豪語表示,超微5年內將把CPU全球市佔率從目前10%,一舉拉抬至25%,顯示超微乘勝追擊、力圖重組全球CPU市場版圖的決心。
對於超微所畫下的CPU市佔大餅,不少台灣主機板業者表示,儘管Ruiz所訂25%市佔率是個合理目標,但其實應該可以再訂高一點,因為至少要達到3成以上市佔率,超微才有機會與英特爾並駕齊驅,尤其在呼口號、畫大餅之餘,超微絕對要避免過去常發生的產品線後繼無力、產能不足等烏龍事件再度重演。
根據外電報導,市調機構Gartner分析師盛讚超微在Opteron一役獲得首勝,尤其以超微小蝦米似的研發預算,居然能取勝英特爾資源豐沛預算下的伺服器處理器之戰,並贏得伺服器大廠惠普(HP)、昇陽(Sun)、IBM青睞及採用,打得英特爾傷痕累累。
事實上,自從Ruiz上台後,超微除在快閃記憶體(Flash)交出漂亮成績單,也在CPU產品線展現強烈企圖心,尤其在最具潛力的亞太區重點市場—大陸,超微不僅將亞太區總部移至大陸上海,並找來當地政商關係良好的郭可尊,擔任中國區總經理,授權直接向總部報告。
此外,以往超微CPU價格策略一向採被動姿態,近期不但率先於7月下旬調降Athlon 64處理器價格,並讓平價的Sempron處理器提早上市,在OEM市場一舉敲下大陸聯想百萬部PC的處理器訂單,獲得重大勝利。相較於英特爾產品線頻頻凸槌,發生延後上市的窘況,Ruiz帶領下的超微進攻氣勢十分凌厲。
主機板業者表示,超微主動出擊、頻頻造勢,雖然藉由64位元處理器與雙核心產品,將可塑造領先者形象,但因超微產品仍被定位於平價市場,這些動作對實際需求提升效益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以目前英特爾產能過剩,卻無法順利創造需求的情況來看,顯示現階段CPU產品線規劃及定位問題不小。因此,未來英特爾勢必會更積極以產能及成本優勢力促買氣,若超微仍僅能以價格作為訴求,恐怕會吃到不少苦頭。
台灣主機板業者與晶片組廠近期深受英特爾產品線頻改期,或是大幅調整之苦,更慘的是,業者在付出心力開發新產品後,卻因新品賣相不佳,無法得到相對的回饋,造成業者獲利每下愈況,且逐漸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多數台廠對於超微CPU達到25%市佔目標樂觀其成,但能否真的實現,廠商卻顯得態度保留。
電子時報
所以關鍵在德國的新晶圓廠何時完工
